第76章

关灯
    行刺者怎敢笃定秦妙观会为小小宫女调集大批军士? 这中间许多环节设计,都离不开宫中信息的传递。

     秦妙观疑心禁宫和京城已被细作渗成了筛子,处心积虑设下一局,今夜却连两个舌头都未抓到。

     * 御林卫们回来复命时,已近三更。

     秦妙观听着陈奏,一言不发。

     “蹲守了三日,好不容易撞着,却让他们死了” “那两人手脚敏捷,反应迅速,不似寻常死士。

    ” “陛下白日刚去唐府,后脚便有人跟上了,显然细作就在陛下身边。

    ” …… 御林卫们讲了许多,许久不闻御座上的秦妙观发声,一时间全都静了下来。

     “他们用的兵器是什么形制的。

    ”秦妙观摩挲扳指。

     方六娘拱手道:“回陛下话,是民间锻造的,规制上均不及军中和大内所用。

    ” “若是在京中锻造,挨个讯问铁匠铺或许能找着是谁。

    ”方十二道,“只是……” “先沿京城溯源,这死士是谁派的没有那么好查。

    ”秦妙观一锤定音,“当务之急是寻找细作。

    ” 众人唱诺。

     方箬却在此时站了出来:“陛下,您今日微服出行,除了近侍是无人知晓的。

    要是有细作,也一定是在近侍之中。

    ” 此话一出,众人皆抬眸看向她。

     方箬掀袍跪地:“恳请陛下从近侍中调查!” 秦妙观今日带的皆是从公主府出来的侍从,且与女卫们关系很近,一直与她们共事。

     方箬这番话显然是将旧部众们架在火上烤。

     “此言差矣。

    宫内人多眼杂,陛下的车驾被细作看到了也未可知,为何笃定细作就在近侍里?”方十二出声反驳,“你这结论未免太武断了些。

    ” 方箬充耳不闻,叩首道: “陛下,不久前的宫变,亦是如此。

    您发布的诏令应是逐级传递,为何总是为叛军提前洞悉。

    再者唐笙的行踪又是如何泄露出去的?与我同生共死的姐妹微臣自然不愿怀疑,奈何种种迹象皆有所指。

    ” 她只提了一嘴唐笙,却句句不离唐笙。

     秦妙观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