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关灯
小
中
大
唐笙更僵了。
“方汀给你带的话,你听进去了么。
” 袅袅热气还在蒸腾,唐笙举着瓷碗,忽然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方汀觉察到氛围不对,后退几步,远离帘幕后便健步走向殿外,独留殿中人两两相望。
“方姑姑说,您许了我一个赏赐,我用这赏换了陪侍君前,那一夜的事我忘不了。
” 唐笙喉头涩涩的,她知道秦妙观从不会无缘无故提起一件事,若是提及了便是有事要交代,要她遵循。
她想,秦妙观大概又要推远她了这人总是这样,病起时是一个模样,病愈时又是一个模样。
她琢磨不透她,可人下意识的亲近总是很难掩藏的。
秦妙观留了她的荷包,从未归还过她的帕子,隐忍了她的犯上,唐笙觉得,秦妙观是喜欢她的,但这种喜欢,大概很难达到满眼爱意的地步。
同样的,她对秦妙观也是一样。
秦妙观生得好看,又在要紧的时候两度保全过她的性命,唐笙很难不对她有好感。
可她又是执掌生杀,忖度万事的皇帝,她既喜欢她又畏惧她,因而只敢在她抛出一点需要时才敢接近她。
她确定自己喜欢秦妙观,也确定自己不敢投入全身心去爱秦妙观。
这种地位的不对等和对于感情的克制在她们之间隔了层透明的墙,她有预感,她和秦妙观都在竭力维护这道墙,以免倾塌后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秦妙观启唇,碰了碰瓷勺,抿下了小半口药膳。
唐笙亦保持缄默,当作她方才什么都没说过,一勺一勺喂着她。
“你做得这样多,却毫无所求。
”秦妙观偏首,平视着她的眉眼,“朕想不通。
” 她习惯了利益的交换,总是下意识用等价的观念去看待每一个人。
朝堂上政令的执行,官员的忠臣,宗室里那点微不足道的亲情,乃至于过去庆熙帝的关注,都是她用等价的东西换来的,或是荣华,或是权力,亦或是自身的能力。
她说的是实话,唐笙明明看出了她的破绽,她的渴求,却什么都不要,这对秦妙观而言,很没有安全感。
秦妙观静静等待着她的回答。
“阿姊说过,只要忠于陛下,陛下便可保我一世平安。
”同她对视的这片刻,唐笙又隐隐约约见到了她眼底那抹不易觉察的哀戚,不知怎
“方汀给你带的话,你听进去了么。
” 袅袅热气还在蒸腾,唐笙举着瓷碗,忽然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方汀觉察到氛围不对,后退几步,远离帘幕后便健步走向殿外,独留殿中人两两相望。
“方姑姑说,您许了我一个赏赐,我用这赏换了陪侍君前,那一夜的事我忘不了。
” 唐笙喉头涩涩的,她知道秦妙观从不会无缘无故提起一件事,若是提及了便是有事要交代,要她遵循。
她想,秦妙观大概又要推远她了这人总是这样,病起时是一个模样,病愈时又是一个模样。
她琢磨不透她,可人下意识的亲近总是很难掩藏的。
秦妙观留了她的荷包,从未归还过她的帕子,隐忍了她的犯上,唐笙觉得,秦妙观是喜欢她的,但这种喜欢,大概很难达到满眼爱意的地步。
同样的,她对秦妙观也是一样。
秦妙观生得好看,又在要紧的时候两度保全过她的性命,唐笙很难不对她有好感。
可她又是执掌生杀,忖度万事的皇帝,她既喜欢她又畏惧她,因而只敢在她抛出一点需要时才敢接近她。
她确定自己喜欢秦妙观,也确定自己不敢投入全身心去爱秦妙观。
这种地位的不对等和对于感情的克制在她们之间隔了层透明的墙,她有预感,她和秦妙观都在竭力维护这道墙,以免倾塌后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秦妙观启唇,碰了碰瓷勺,抿下了小半口药膳。
唐笙亦保持缄默,当作她方才什么都没说过,一勺一勺喂着她。
“你做得这样多,却毫无所求。
”秦妙观偏首,平视着她的眉眼,“朕想不通。
” 她习惯了利益的交换,总是下意识用等价的观念去看待每一个人。
朝堂上政令的执行,官员的忠臣,宗室里那点微不足道的亲情,乃至于过去庆熙帝的关注,都是她用等价的东西换来的,或是荣华,或是权力,亦或是自身的能力。
她说的是实话,唐笙明明看出了她的破绽,她的渴求,却什么都不要,这对秦妙观而言,很没有安全感。
秦妙观静静等待着她的回答。
“阿姊说过,只要忠于陛下,陛下便可保我一世平安。
”同她对视的这片刻,唐笙又隐隐约约见到了她眼底那抹不易觉察的哀戚,不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