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关灯
    。

    只加价20%,这还有得赚吗? 一般价格要加50%,去掉各种费用,老板才有18%-20%的利润。

    可现在只加价20%,这意味着老板没什么赚头。

    但老板不可能做亏本买卖,所以这些成本极有可能会摊派到厂家头上。

     难不成新品入驻超市,先被超市薅一波羊毛? 一想到卖这么多产品却赚不到钱,苏以沫刚刚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两人在超市逛了一圈,苏以沫本来想买瓶饮料,但是结账那边排起了长队,她赶时间,想想还是算了,于是又将饮料放回原处。

     她又拉着江爱媛到对面的赛兴达,标价同样如此。

     江爱媛不明白她在看什么,“怎么了?价格标错了吗?” 苏以沫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

     回到家,苏以沫将超市销售价告诉妈妈,“价格这么便宜,咱们还有得赚吗?” 张招娣失笑,“我们厂的批发价是固定的。

    至于人家卖多少钱,由他们自己决定。

    我们又不好决定。

    ” 苏以沫睁大眼睛,合着真是老板在亏钱,他们图什么呢? 虽然不明白这两家老板有什么恩怨,但苏以沫对他们不感兴趣,她仔细询问超市这边的采购情况。

     张招娣见女儿感兴趣,把情况说了一遍,苏以沫这才知道,这时候的超市跟十几年后不一样,并没有进场费、端头费、堆垛费、DM费、年节费、店庆费、年底返利、帐期〔提前结帐费〕、毛利补偿费、生鲜产品还有补损费等等。

     现在依旧是小作坊模式,用批发价买下,是亏是赚都由他们自己承担。

     她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国外超市还没进来,所以国内的超市其实就是杂货店的放大版本,管理模式并没有改变。

    等国外超市进入华国。

    它们这种模式会占用太多资金,而且风险很高。

    渐渐被国外超市抢走生意。

     不过等国外超市入驻后,国内超市干不过国外超市,这些私人老板才发觉现有模式不如他们。

    这些私人老板脑子活,反应迅速,他们会跟着改变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