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家人的离去,只有韩十四和杜甫前去灞桥告别。

     “子美,你的诗助我良多,要继续这样写下去啊,未来说不定能有大成。

    ”李善德谆谆叮嘱道。

    杜甫泣不成声,挽起袖子要给他写一篇送别,李善德却把他拦住了。

     “我不懂诗,给我浪费了。

    下次韩十四回江东老家的时候,你给他写好了。

    ” “莫咒人啊。

    长安城这么舒服,我韩十四可不要离开。

    ”韩承笑道。

    辞别二人,李善德一家坐着牛车缓缓上路。

    从京城到岭南的这条路,他实在是熟极而流。

    但这一次,他还是第一次有闲暇慢慢欣赏沿途的景致。

    一家人走走停停,足足花了四个月时间,才算是抵达了岭南。

     岭南这个地方流放的官员实在太多,没人关注这个从九品的落魄小官。

    赵欣宁把他判去了从化幽居,并暗示说这是朝里某位大人物的授意。

     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

     “李家大嫂,来喝荔枝酒啦。

    ” 阿僮甜甜地喊了一声,把肩上的竹筒往田头一放。

    李夫人取出两个木碗,旋开筒盖,汨汨的醇液很快便与碗边平齐。

     阿僮从怀里又取出两个黄枇,递给李夫人身旁的小女孩。

    小女孩不去接黄枇,却过去一把抱住她肩上的花狸,揉它的肚皮。

    花狸有些不太情愿,但也没伸出爪子,只是嘴里哼哼了几声。

     远处的林田里,一个人影正挥汗如雨地搅拌着沤好的粪肥,虽然他一条腿是瘸的,干劲却十足。

    他正要把肥料壅埋到每一根插在地上的荔枝树枝下。

    它们的枝节上皆有一处臃肿,好似人的瘤子一样,还用黄泥裹得严严实实。

    隐隐已生出白根毛。

    如果培育得法,枝条很快就能扎下根去。

     阿僮朝那边眺望了一眼,转身要走。

    李夫人笑道:“都一年了,你还生他气呢?既是朋友,何必这么计较。

    ” “哼,等他把答应我的荔枝树一棵不少地补种完,生出叶子来再说吧!”阿僮哼了一声,又好奇地问道:“你们从那么好的地方跑来这里,你难道一点都不怪那个城人?” 李夫人撩起额发,面色平静:“他就是那样一个人,我也是因为这个当初才嫁了他。

    ” “哈?他是什么样的人啊?” “好多年前了,我们一群华县的少男少女去登华山,爬到中途我的脚踝崴伤了,一个人下不去,需要人背。

    你知道华山那个地方的险峻,这样背着一个人下山,极可能摔下万丈深渊。

    那些愿为我粉身碎骨的小伙子们都不吭声了,因为这次真的可能粉身碎骨。

    只有他把我背起来,一路下山去。

    我问他怕不怕,他说怕,但更怕我一个人留在山上没 命。

    ”李夫人说着说着,不由得笑起来,“他这个人呐,笨拙,胆小,窝囊,可一定会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

    ” 阿僮挑挑眉毛,城人居然还干过这样的事,看来无论什么烂人都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