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关灯
    难怪孙媳妇刚才要给杨三江那么多好东西,原来是在为他铺路呢。

    去那地方看望老战友,没车,他是怎么都走不过去的。

     好在杨三江跟家里孙子孙媳妇的关系都不错,借一下他的光也不是不可以。

     “可以的,我都跟他说好了。

    ”苏如点头回答,“爷爷!要是您去看望严家爷爷奶奶,就多给他们带点东西去,床上连个蚊帐都没有,晚上两位老人肯定睡不好。

    我的多准备些杂七杂八的,可能要个三四天才能准确齐全。

    ” 激动完,过后就是心酸,顾老爷子慢慢地坐下来,望着苏如:“孩子!难为你考虑的这么周到,没关系的,爷爷等着,该准备的都准备上,钱不够爷爷这里有。

    ” “爷爷!钱的事您别操心,我会想办法的。

    ”苏如安慰老爷子,很理解他此刻的心里感受。

     几十年的战友情不说,还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原本在京都过的好好的,忽然之间来了这里,还过的那么辛苦,是个人都会同情他们,心里不好受。

     “东西多您也别担心,全堆在杨三江的车上,用不着提,到地方了再搬下来就行。

    ” “诶!爷爷记住了。

    ” 欣慰地看了眼苏如,顾老爷子觉得这个孙媳妇瞧着年纪不大,办起事情来很是利索,头头是道。

     说了会儿话,苏如就进空间去开始整理需要拿去给严家老两口的物资。

    米,面、油、鸡蛋、面粉、糖、鱼、肉、鸡、鸭,还有咸鱼,咸鸭,腊肉,七七八八的都准备了些,装了一大麻袋。

     全是前世她在网上购买的,吃食方面她可以轻松搞定,就其他方面不好搞。

    比如蚊帐这种玩意儿,供销社根本就没卖的,得自已做。

     第254章要在农场住一段日子 苏如也不会呀,打听了好两天才听一个病人说她们村里有人会做麻布帐。

    赶紧托人去买,花了十二块钱,买了一床回来。

     棉被什么的可以晚些时候准备,到时候再拜托杨三江给送过去。

     东西准备好,苏如给杨三江打了电话,约好时间,送顾老爷子坐上车。

    怕他被颠着,苏如还在他的座位底下垫了软和的布垫子。

     叮嘱杨三江开车慢着点,杨三江回头笑着答应:“知道了,我们走了。

    ” 秦杨托杨三江给爸妈捎了点新鲜的绿豆,晚上煮稀饭的时候可以放一把下去。

    看着车子开远,她有点神思恍惚。

     托了苏如的福,杨三江已经成为了她和父母之间的传递枢纽,似乎这种感觉还不错。

    那人也没有阴阳怪气地说什么,瞧着乐呵呵的,很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