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关灯
    握着那叠盈利的钱,严丽红和王雪娇都有点小激动。

     苏如却不以为然:“妈!这钱还得扣除你们两人的人工成本,其实没挣什么。

    当然,你们这是第一次出摊,才卖了一百个,要是卖掉一千个,那利润就客观了。

    ” “什么?一千个?那也太多了,咱们的荞麦粉也没有那么多呀。

    ”王雪娇摇头叹息,“就算知道这东西好卖,可咱没有原材料也不行呀,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的确,这就是这个时候的弊端,不管想做什么生意,货源都不太好找。

    八十年代这十来年还是混“大锅饭”的时候,得到了九十年代,国家才开始真正的慢慢放开了。

     被婆婆这么一说,严丽红眼底升起来的亮光又黯淡了下去。

    是呀!原材料不够,再有热情也白搭。

     “妈!这就得好好想想办法了。

    ”苏如开始给老太太加油打气,“做生意要算一算成本,人工,耗费的时间,之后才算挣了多少。

    目前咱还是在摸索阶段,可以慢慢来,一步一步朝前走。

     等往后咱有了经验,该迈大步的时候就一定要迈大步。

    荞麦粉这种东西不难买的,可以安排我爸出去购买,尽量去大一些的粮站找找看。

    ” 苏大强觉得可行:“我明天就去各大粮站转转,看看哪儿的荞麦粉便宜一些。

    等找到了货源,咱们再商量看看要不要多做点拿出去卖。

    ” “爸!去看的时候也要打听一下,如果大批量购买,能把价格压低到什么程度,这个很重要。

    ” 见家里人商量的热火朝天,顾老爷子也跃跃欲试:“我明天跟着一起去,有我在,保证把这件事办好。

    ” 苏如诧异地望着老爷子:“爷爷!您出去转,吃不吃的消?要走许多路的。

    ” “肯定能行的,你放心吧!走路好,就当锻炼身体了。

    ” 看老爷子情绪高涨,苏如也没说什么,同意了:“行,那明天就由家里的两位男人出去摸清楚荞麦粉的价格和供货渠道,之后再看看要不要多做一些,拿去别的地方卖。

    ” “火车站怎么样?”王雪娇迫不及待地问女儿,“这荞麦饺子很饱腹,赶火车的人一定很乐意买。

    ” 严丽红没吭声,就目光灼灼地望着苏如,只要她说行,以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