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关灯
    刘邦素来慷慨,常接济沛县生活困难的壮士,导致家无余财。

    接济肚子饥饿的壮士这种事他做了很多次,已经十分熟练。

     韩信跟着刘邦来到他只能在外面望一望的公家客栈,还在真实和幻想中挣扎时,刘邦已经准备好了能填饱两个成年男人和一个食量奇大的孩童的食物。

     豆子和麦粒口感不好,但又廉价又有饱腹感,正好与屠户送的大骨头一起熬煮; 淮阴遍地都是竹笋,和因没客人而卖不出去的野菜塞进鸡肚子里,抹上盐放入瓦罐里焖熟; 羊腿必须烤着吃,烤架下放个挡板接油,再把油分别放入豆麦粥和焖鸡的瓦罐中,油脂一点都不能浪费。

     淮阴靠近淮河,鱼很便宜。

    刘邦本来还想做几条烤鱼。

     他想起儿子所说的故事,韩信食不果腹,只能钓鱼为生,恐怕已经腻了鱼的味道,就省了这部分的钱,多买了一坛酒。

     喝!今天必须喝醉! 刘盈双手高举,蹦跳着要求尝一口,被刘邦一个脑袋崩镇压。

     “我们喝。

    ”刘邦塞给韩信一个酒坛子。

     韩信抱着酒坛子,很是迷茫。

     刘盈打量韩信,很奇怪韩信现在居然会腼腆。

     韩信是个什么性格? 他“兵仙”的称呼不是说他人的性格和长相很仙,更不是说他的品德像仙人一样高洁,而是评价他战争指挥能力高超。

     太史公在韩信的列传最初就写明了韩信的性格品行不端甜甜独家整理。

     这“品行不端”不一定是指道德低下,但韩信早年脸皮之厚,恐怕连刘邦都不能比。

     刘邦没有在陌生人家中蹭饭,被嫂子嫌弃后就去考了吏自力更生。

     韩信则是一直蹭饭,蹭得同乡都厌恶他,南阳亭长是最后一个收留他蹭饭的好心人。

     韩信发达之后,其行为也说不上多高尚。

     不说他侮辱亭长和出卖钟离眜之事,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就说他谋逆,也是他谋逆的过程太抽象,才落得一个好名声。

     韩信确实对很多人说他要谋反,但又确实没做好谋反的准备。

     他成为淮阴侯之后没有立刻被吕后杀死,而是在长安生活了四年。

    直到刘邦出征,吕后才趁机将他族灭。

     在这四年,他一边自怨自艾,嘴里继续说着“我真后悔没谋反”的话,一边又希望重新获得刘邦的重用。

     这大概就是刘邦知道他会威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