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初见眉目
关灯
小
中
大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顿时将小麦放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起来,“启禀大人,草民根本不知道免除赋税的事情。
之前我们刘县令说边关的大军戍边比较辛苦,陛下下旨让我们边关地区的老百姓每年加上三成的税收,以靠劳戍边的大军……” 眼看着老百姓硬是把“免税一年”说成了“加税三成”,王浩顿时心里明了。
“啪……” 他重重的将手中的叉子摔在地上,“刘光明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随意篡改皇榜文书,这样的人简直是死有余辜。
” “刘光明是哪里人?又是哪一年通过科举考上的进士?此人竟敢如此大胆,本官回京之后定要参他一本,而且还要启奏陛下抄斩他满门才行……” 王浩前来查案至今没有眉目,心里面本就憋着一肚子火。
正好又撞上了刘光明的案件,一怒之下将所有的怒火全部都撒在了死人的头上。
永州府的一个官员立马站出来一脸谄媚的说:“启禀大人,刘光明根本不是靠着科举考试入仕的官员,他原本就是个商人,因为手里面有几个钱,所以花了10万两银子买了平安县令一职位。
” 既然人都已经死了,自然也不好再隐瞒。
况且贪污正在量一案到现在都没查出个眉目,正好可以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在一个死人的头上索性来个死无对证。
王浩一听脑海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之前叶华家族被侵一案难道和刘光明有关系吗? 足足花了十万两才买了个区区九品县令的职位,而且还被发配到了边陲小城,恐怕换做任何人都会怀恨于心。
只是眼下缺乏证据,贸然不敢把这个结果报给朝廷。
叶华又是奸臣严客的人,如果不能彻查此案给一个明确的交代恐怕严党也不会善罢甘休。
有了这个大胆的推测后,王浩的心中基本确定了查案的方向。
“萧大人,再带着本官去别处看一看。
” 平安县城巨大的变化引起了王浩的注意,他打算将萧鸿推荐给朝廷。
“萧大人乃人才,有如此大才之人却偏偏趋于一个边陲县城,可真是大
之前我们刘县令说边关的大军戍边比较辛苦,陛下下旨让我们边关地区的老百姓每年加上三成的税收,以靠劳戍边的大军……” 眼看着老百姓硬是把“免税一年”说成了“加税三成”,王浩顿时心里明了。
“啪……” 他重重的将手中的叉子摔在地上,“刘光明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随意篡改皇榜文书,这样的人简直是死有余辜。
” “刘光明是哪里人?又是哪一年通过科举考上的进士?此人竟敢如此大胆,本官回京之后定要参他一本,而且还要启奏陛下抄斩他满门才行……” 王浩前来查案至今没有眉目,心里面本就憋着一肚子火。
正好又撞上了刘光明的案件,一怒之下将所有的怒火全部都撒在了死人的头上。
永州府的一个官员立马站出来一脸谄媚的说:“启禀大人,刘光明根本不是靠着科举考试入仕的官员,他原本就是个商人,因为手里面有几个钱,所以花了10万两银子买了平安县令一职位。
” 既然人都已经死了,自然也不好再隐瞒。
况且贪污正在量一案到现在都没查出个眉目,正好可以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在一个死人的头上索性来个死无对证。
王浩一听脑海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之前叶华家族被侵一案难道和刘光明有关系吗? 足足花了十万两才买了个区区九品县令的职位,而且还被发配到了边陲小城,恐怕换做任何人都会怀恨于心。
只是眼下缺乏证据,贸然不敢把这个结果报给朝廷。
叶华又是奸臣严客的人,如果不能彻查此案给一个明确的交代恐怕严党也不会善罢甘休。
有了这个大胆的推测后,王浩的心中基本确定了查案的方向。
“萧大人,再带着本官去别处看一看。
” 平安县城巨大的变化引起了王浩的注意,他打算将萧鸿推荐给朝廷。
“萧大人乃人才,有如此大才之人却偏偏趋于一个边陲县城,可真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