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摄政王从前同先帝关系再好,可权这个东西到了手上,就没有几个不贪权的。

     从前还手把手教皇帝侄儿,到后头巴不得侄儿一辈子长不大,自己好继续做这手掌天下权的摄政王。

     景元帝是个有野心,有手腕的君主。

    太后的娘家,是他天然的同盟。

     太后的娘家并不算多出色,只是一个四品礼部典仪,弟弟就做了个户部侍郎就算高官。

    因着家里出了个太后娘娘,封了一等承恩公,霎时鸡犬得道,成了新贵人家。

     但比起摄政王的拥簇来说,还是显得有些劣势。

     小皇帝带着自己的表弟宁奕暗地里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亲卫,又装作一副耽于玩乐的样子,放松摄政王警惕。

     最终在景元帝十五岁那年成功设计诛杀摄政王,自此亲政。

     摄政王虽死,可是残留的势力仍然还在,景元帝的那批亲卫们自此被命名为锦衣卫,是直接隶属景元帝的机构。

     监察,审案,抄家这些事情都属于锦衣卫的工作范畴。

     景元帝的亲政之路走的坎坷,他的手段也强势,那段日子可以说是京城人人自危。

    从前摄政王势大,即使不喜摄政王专权的做法,也得客客气气的应对,京里的官员们哪一个能说自己同摄政王毫无交集的? 何况锦衣卫的指挥使宁奕,那是圣人的亲表弟,从小一起长大,一起除摄政王,有着同甘共苦的情谊,比起自己的兄弟姐妹,圣人更信重这个表弟。

     宁奕年纪不大,担任锦衣卫指挥使那年才十三岁,可做事十足的狠辣,杀人不眨眼,只要是圣人说了要查的,没有一个能跑掉。

     曾经也有勋贵人家想把女儿嫁给宁奕,可是瞧着他这副活阎王的样子就瘆得慌。

     他手底下的锦衣卫也是,任凭你多大的官儿,圣人没发话说不查,那就必须得办。

     朝堂里头对他们就没有一句好话的。

    那锦衣卫就是圣人的鹰犬。

    不注意就被他们啄了眼睛咬了腿的,谁敢同他们多接触?可偏偏又是圣人最信重的部门,面上还得对他们客客气气的。

     苏氏有些疑惑:“江翰林的官职是侍读学士,正五品的官职,怎么会把女儿嫁给锦衣卫的千户呢?” 翰林是翰林院高层的尊称。

    翰林院掌院底下设正五品侍读学士,从五品侍讲学士各一名,正六品侍读侍讲各一名,正七品修撰四名,从七品编修四名,余下的典籍孔目等皆是八九品的小官吏。

     锦衣卫千户是个五品官。

    虽看起来官位一样,可是翰林清贵,梅翰林若是离开翰林院,至少也是个三品官。

    锦衣卫不仅名声不好听,而且上升的空间也没有翰林院大,按理来说,江翰林只要脑子不坏,就不可能把姑娘许给锦衣卫千户。

     苏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低声说:“我的儿,你从前不在京城里,不知道,这事儿啊,说来也不光彩。

    ” 苏氏听老太太这样一说,反倒感兴趣了起来:“娘,你且细说说?” 苏老太太道:“你不知道。

    这江家大姑娘也是嫡出的,人又出挑,江太太爱得跟什么似的。

    前几年姑娘到了说人家的时候了,为了求个好姻缘,江太太就带着闺女儿去庙里上香。

    那庙呢叫作清泉寺,就是为着山上有一口千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