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关灯
    不过话虽是这样说,祁大太太还是担心得不得了。

    一时想给王妃送点礼去,请王爷多关照关照孩子。

    可一时又觉得,既已下定决心叫孩子去吃吃苦,自己经历些事情,才能知事。

    那么托人照看,实在是很没有必要难不成她能一直托人照看孩子?要真是那样,也失去了送他去历练的本意。

     四姑娘见大嫂来来回回就是担心这些事儿,索性就起身来了妹妹这儿:“我大嫂啊,在家里担心得不得了。

    生怕大哥儿在战场上出点儿什么事情。

    可她又觉得本身就是叫孩子去吃点儿苦,才能知事的。

    在家里纠结个没完。

    我是受不了她那车轱辘似的来回说个不停的那些话了。

    你家王爷可给你说了不曾,这事儿到底危险不危险?” 琬月就抻了抻腰,把腰后头的软枕往前头垫了垫她如今六个月的身子,肚子已经不小了,坐久了,难免有些吃力。

    故而只要她坐着,女使们都会在椅子上垫个软枕,叫她坐得舒服点儿。

     “这事儿啊,还真说不准。

    打仗么,哪有不危险的?那从前子瑜打辽军,说着是大获全胜,伤亡还不是那么许多的?只是我听子瑜说了,他们分析过,那西山匪徒其实不凶,只是占着地形的便利,再加上西山营里头党派之争,导致根本没有认真去打过。

    所以才一直失败。

    那西山营的总兵将要卸甲归田了,这二把手和三把手谁都想上去,这不,争了起来。

    把个好好的西山营搞得跟民间江湖里头的门派似的。

    你争过去,我争过来的。

    子瑜的意思是,这仗打了,不论输赢,敢在军营搞党争,西山营从上到下,都讨不着什么好儿。

    ”琬月道,“但这些啊,都跟咱们没关系。

    西山营出战几次都没能剿灭的匪徒,若是京郊军营的将士们去了,把匪徒剿灭了,这其实是上好的运道。

    你想,咱们这位圣人深谙杀鸡儆猴的道理。

    西山营办事不利,重罚,敲山震虎,旁的地方军营也不敢不把皮子紧着些。

    京郊军营拿下了西山匪徒,也自然会重赏,叫其他的将士们看了,只会觉得圣人赏罚分明,从此也更守着规矩,不敢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凡大哥儿出息些,趁着这股东风,怎么也能往上头升一升。

    ” 四姑娘就点头:“听你这样一说,这倒的确是个难得的机会。

    这大哥儿做出那样丢脸的事情,读书也读得不怎么好,我瞧着要是还想走科举,那不如趁早洗洗睡了,把枕头垫高些来的更快。

    他索性已经进了军营里头,要是能混出个名堂,也好把这浪荡子不成器的名声往回扳一扳。

    可咱们在这儿说半天也是徒劳,还得看这孩子自己知不知道争一争了。

    ” 琬月就笑道:“可不是这个理儿么?我听说他每个月的月钱都捎回来了,给那鸢娘收着?” 四姑娘说起来就笑:“可不是?孩子出去转了一圈儿,虽还没回来,可如今好歹知道些道理了。

    同鸢娘有了孩子,也不一味地犟驴脾气,还做从前那些做派。

    要我说啊,那鸢娘其实是个好姑娘,只是投胎没投好,做了个花娘出身,否则怎么也把她扶正了。

    ” 第一百一十六章立功 鸢娘进门进得不甚光彩,可她从小在青楼长大,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她是见得太多了,真心假意,她比旁人更敏锐。

     祁大太太明明可以抵死不认她们母子,但祁大太太心软,哪怕被人嘲笑给儿子纳了个花娘出身的妾室,也捏着鼻子叫她进门。

     祁大哥儿捎回来的银钱,都给了鸢娘收着。

    鸢娘也感念祁大太太这份心意。

    她是真把祁东西太太当成自家长辈来孝敬的,更难得的是,她知道自己花娘出身,平日里对自己要求更是严苛,规矩更是叫人半点儿挑不出错儿。

     人心都是肉长的,祁大太太再不喜欢她,可鸢娘除了为了赚钱引诱祁大哥儿去赌钱一事做得不好,旁的也没什么大的错处。

    要说花娘出身不体面,可那也不是鸢娘自己能选的。

    要是她能选,她也宁愿做个清白人家的姑娘。

     何况,祁大太太不是个不听道理的人。

    要是她儿子当真行得正坐得端,任凭鸢娘怎么哄骗,他也是不会沾染赌博的。

    可当时鸢娘一劝他就去了,说到底,还是大哥儿他自己立身不正的缘故,也不能全怪到鸢娘头上去。

     祁大太太见儿子与鸢娘感情甚笃,鸢娘的品性为人也不算错,也不止一次与四姑娘叹气:“若鸢娘是个好出身的,我就替岳哥儿风风光光地把人娶进门了。

    可她出身实在拿不出手,我便是觉得这孩子人不错,想扶正她,也怕外头说三道四的。

    ” 四姑娘如今也对着琬月叹气:“有时候啊,出身真个是拖累人。

    ” 琬月道:“可不是么?那做男子的,好歹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去改了出身。

    考武举也好,去科举也罢,但凡考上了,从此就是官宦人家。

    可咱们女子,那真是半点儿改命的机会也不曾有。

    便是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