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关灯
    。

     可他觉得,母妃死了,最大的受益者不就是贵妃和他如今的养母明昭仪吗? 贵妃升了位分,从入宫时小小的婉仪变成了后宫的掌权者。

    而明昭仪本是从圣人登基时的安排的教导人事的宫女,是圣人的第一个女人。

    她出身不高,但资历很深,比圣人都还大三岁。

    年轻时怀过一胎,但没了,至今也没怀个一儿半女。

    瑜昭仪没了,明昭仪白捡一个儿子,还坐上了九嫔的位子,怎么不算是得了个大便宜呢? 他娘活着时候教过他,若遇着事儿想不通是谁干的,那就去看看,这件事谁得到的好处最多。

     他没了亲娘,明昭仪没孩子,刚开始对他也真是把他当个亲儿子看待,样样都关心,时时都惦记,可二皇子就是与她不亲近,就是不肯与明昭仪交心。

    喊着的是母妃,可眼睛里却还把她当做个外人看待。

    明昭仪慢慢地,也就不再管这个儿子怎么想,只当是她与二皇子这对半路来的母子,没有母子缘分罢了。

     二皇子既对瑜昭仪的死一直耿耿于怀,越见着三皇子过得好,他就越觉得不平。

     三皇子算什么东西呢?当初他母妃坐上九嫔位子时,那贵妃还得跪下行礼,恭恭敬敬称他母妃一声“娘娘”呢。

    如今他母妃没了,那个从前的小小婉仪倒成了贵妃,连带着这个他从前看不上的弟弟也过得比他好他知道,外头的人都觉得,三弟是贵妃所出,卿家如今父子两都得用得很,父皇最信任的定北王叔也还是三弟的亲姨父。

    看起来三弟这太子位那是稳稳当当的。

     二皇子也知道,母妃顶着那么个名头去的,自己又被换了生母,父皇是定然没想过把位子留给自己。

    明昭仪从前只是个宫女出身,家里的娘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了,能有什么母族帮衬?这位子,定然跟他没关系了。

    可是,他就是觉得三弟过得越好,他心里越是不舒坦。

    反正他就是规规矩矩的,父皇也不会多看重他,他不好过,三弟也别好过,大家都别好过好了。

     三弟与定北王叔,定北王婶关系实在很好,可要是定北王婶肚子里的孩子因为三弟没了,那定北王叔还能把三弟当亲儿子般对待吗?怕是见都不想再见三弟了吧? 想罢,二皇子心里舒服了许多,他叫来自己的贴身太监福宝儿,说道:“你去想个法子,在三弟身上放点儿东西,最好是对孕妇不好的。

    我听说什么麝香之类的对孕妇极不好,你去拿点儿银子,买点儿麝香,做个香囊,等三弟经常去王府,这东西带上,定北王妃不想出事儿也得出事。

    ” 福宝儿听见主子这样说,他一向巧舌如簧,能讨得主子高兴的舌头仿佛打了结,脸上露出了一副难以言喻的表情什么?我吗?我去谋害三皇子和定北王妃吗?我要有这个本事,我当初就该去做贵妃身边的总管太监,而不是连来您这个不得宠的皇子身边伺候,都花了好多年的积蓄。

     他努力地想使主子打消这个离谱的念头:“主子啊,这麝香倒是能买,只是,就算咱们做了,三皇子与您的关系,您这也是知道的,这香囊便是送出去了,他也不会戴的。

    ”还极有可能根本就送不出去,三皇子就不会要。

     二皇子想了想,是这个道理,他与三弟关系一向不好,哪回见面不刺上几句?好端端的他忽然给三弟送东西,那肯定有问题。

     他又想了个主意:“没关系,他不知道是咱们给的不就行了?他身边的太监也好,宫女也好,你拿了银子去买通一个。

    最好就是他身边的贴身太监周禄,他们就说是自己做的,三弟自然不会防备。

    ” 福宝儿的脸上更一言难尽了他,二皇子身边的贴身太监,去买通三皇子身边的贴身太监?这事儿是能做的吗?这是明摆着就跟贵妃说,我们主仆两个有鬼吗?那贵妃代掌凤印都多久了?宫里的事儿,不说别的,至少她亲儿子那头,什么事儿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主子,您真是觉得奴才活得太长了是吗? 他苦着脸说道:“奴才的主子诶,这周禄哪是那么容易买通的啊?贵妃娘娘可是代掌凤印的,咱们这事儿也干得太明显了吧?” 第一百二十章告发 二皇子瞪他一眼:“什么都要我去想,我要你来做什么的?吃白饭的不成?你给我想主意去。

    银子随你花用,但是这事儿必须给我办妥了去,要不,你就别再回来!” 福宝儿看着主子远去的背影,只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昏暗。

    他早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