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关灯
    “我想的是,我和村里签合同,我出钱盖大棚,出技术教大家种蘑菇,菌种也是我出,产出的所有蘑菇由我来收购。

    一个大棚平均出产八百斤左右,我的收购价是五毛一斤。

    ” “当然,跟一块六一斤比起来,是差挺远的,不过,我只这么收半年,明年六月过后,技术就给他们了,他们可以用挣的钱用原价将大棚买回去。

    ” “到时候我收购就是按着市场批发价,但有个要求,三年内只能卖给我。

    ” 周渔说,老村长就在那里细细的算,但很快他就不算了,怎么看,他们村都沾大光了,是,外面平菇周渔卖一块六一斤,春节可能更贵,收购才五毛看起来挺低的,但如果周渔不教他们,他们连这五毛也没有。

     更何况,一个棚一茬的成本最多超不过几十块钱,但一次能卖四百块,也就是说,过年前,只要参与的农户,都能挣上最少三百多块钱,这是什么概念?他们家到现在都没这些存款! 这不干是傻子! 当然,老村长也知道,周渔肯定有其他条件,他说:“这样可以,你对人有什么要求?” “保密!”周渔也坦诚,“这技术虽然吃不了几年,可也是个香饽饽,时间越长对我对参与的村民就越好。

    不过,虽然跟着我能挣,毕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万一小王庄那边出的更多呢。

    村里参与的人多,很难有人不动心想干一锤子买卖挣个大钱,您得想办法,杜绝这种现象。

    ” 周渔这要求一点不过分,就算她不提,老村长也得防着,这是梅树村要干起来的关键时刻,要是真被人卖出去了,以后可就没这机会了。

     树上的柿子突然掉了下来,啪叽一声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老人也发了狠:“你放心,我跟你用命来保证,这技术绝对不会传出去。

    ” 老村长既然做了保证,周渔就没往下继续问。

     回家后周渔就把这事儿跟林巧慧和周朵说了,林巧慧是都听周渔的,脸上明显有疑问,可愣是啥也没说,周朵却忍不住,叽叽喳喳问周渔:“姐,有办法能保证不外传吗?你没问问四爷爷咋做?” “没问。

    ”周渔知道周朵有点管理的天赋,有意培养她,跟她细细解释,“我只需要告诉对方我要什么结果就可以了,他们怎么做那是他们的事情。

    ” 周朵若有所思,“你就不怕老村长这事儿管不严,真传出去了怎么办?” 周渔也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