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关灯
    左军瞧着周渔,这丫头的确是有文化,大学被退回来的――周渔的蘑菇要推销,她的个人资料肯定是被审查的,所以他们都知道了。

     他不由摇摇头:这么聪明干嘛干那傻事儿,上学多好啊。

     倒是卓翼挺负责地跟她俩介绍:“还是那边领导有眼光有魄力,他们的县长叫顾承耕,一开始听说农民们都不想种,但人家从农科院请了专家,告诉他们种什么怎么种,还全国各地找销路,还建了北运站,这才起来了。

    ” 周渔是真听精神了――这顾承耕可太厉害了。

     不过卓翼也没见过他,“太忙了,我们见不到。

    ” 又说了一些,周渔就问卓翼:“同省的其他市采购组也坐这趟车吗?” 卓翼摇摇头:“不一定,前年的时候还是省里统一组织出发的,不过到了去年,就没有再组织了,不仅仅是吴县一个地方有冬季菜,还有不少县也已经开展了种植,所以自行采购。

    ” 周渔本想着在途中能跟南河省的各市推销一下蘑菇,毕竟离得近运费便宜,没想到根本碰不上,这也是想不到的事儿。

     卓翼看出了她的想法,安慰道:“我倒是认识他们,回来你的大棚建好,还有余量的话,我带你去拜访一下。

    ” 周渔立刻道谢。

     卓翼这人相当不错,一路上枯燥,周渔就借机跟他请教,倒是知道了不少冬季菜订购的事情,也知道了这次他们的任务:“黄瓜五万斤,韭菜三万斤,辣椒四万斤,茄子两万斤。

    ” 当然,卓翼也说了难处:“这韭菜不好定,他们今年虽然在南海省借地开辟了农场,可是要的人也多,每年都抢不上。

    ” 顺便,卓翼也吐了吐对于东北老大哥的苦水:“他们太富裕了。

    那地方,要黑土地有黑土地,要石油有石油,要工业有工业,而且人家就是要吃得好,这订菜眼睛都不带眨的。

    ” “最主要的是,他们每年来的还早,你说去哪里讲理去?” 周渔就问:“他们不怕运费贵啊?” “除了粤东别的地方也种不出来啊?贵也只能忍着。

    ” 就这么过了三天两夜,在元旦过后的第一个早上,周渔他们终于到了吴县,进了粤东,车里的温度就高了起来,卓翼就提醒了他们换了衣服。

     可就算这样,从火车上一下来,周渔还是感觉到了热。

     大大的太阳就悬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