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关灯
    究所第二会议室,听取研究所方面出具的报告。

     这些临时得到通知、被上级部门硬性要求参与某项计划的党员医护,来的路上没一个人说得清楚哪些领导们到底是打算让他们做啥;直到见到这个神秘的研究所里的科研人员,医护们才恍然大悟,并随即激动起来全是脑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难道国内对植物人的病理研究医药研究取得突破了?! ……直到看到那些奇葩的摩托车头盔前,这些新来的医护们都以为自己能看到的、应用在病人身上的会是什么大块头医用器械,又或是某种新药…… 总之……当医护们看到这帮专家居然把这些怎么都是摩托车头盔的“器械”,准时准点地给按昏迷时间分出批次的意识障碍患者们“佩戴使用”时,一个个的脸皮都在抽…… “这个……卢主任啊,这到底是……?”疗养院院长、一位虽然论文稀烂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忍不住用探究的眼神看向研究所负责人、脑智中心的主任卢逸云。

     卢逸云没废话,直接把一位病人的病历档案塞给这位院长,并带他去看了这位病人…… “龚明兰,十九岁,今年六月份K省重大车祸事故幸存者,因脑部受到冲撞陷入昏迷,至今昏睡了四个月零八天。

    ”隔着观察室的窗口,卢逸云指着里面病床上的患者对院长介绍,“采取特殊治疗方案后,从语言层级追踪相关神经反应看,患者的微脑电已经能对亲属名字、籍贯、学校名称、乃至同学老师的名字产生反应,我们的判断是,患者认知神经和感觉神经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意识水平康复状态预测良好。

    ” 院长把这位患者的脑电波成像记录翻了一遍,激动得话都差点说不出来。

     卢逸云的神色却不见得有多轻松,依然眉头紧蹙:“我们手头能投入治疗的只有七个头盔,且以到目前为止的观察看,昏迷期越短的患者效果越大……古院长,请你谅解我们的难处。

    ” 古院长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就这么被卢逸云挡了回去,呆了呆,不由苦笑。

     意思就是,有限的治疗手段只能尽可能投入到最有救治可能的患者身上是吗…… 卢逸云晓得这位干了多年植物人临床治疗的院长心有不甘,又将一份厚厚的文件袋递给他:“意识障碍超过一定年限的患者,即使采取特殊治疗方案,微脑电波成像也没有丝毫变化……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

    ” 拆解中毁掉一个头盔,卢逸云试戴“浪费”了一个头盔,纪棠分配了一个头盔后,剩下的七个头盔一直集中用于病患临床实验。

     只要是在佩戴头盔的过程中脑电波出现过细微反应的患者,专家组都没有放弃,都一直在尝试着准时准点佩戴实验,期望着头盔产生的对精神方面的细微刺激性能对患者的康复起作用;但对于佩戴头盔后微脑电无反应的患者,专家组也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