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剩下的粮票,钱淑兰全买了,一共有120斤细粮票和100斤粗粮票。

     末了,她有些好奇地问,“你这怎么没有手表票?” 现在工业券还没有的,但是手表票也没有,不是太奇怪了吗? 黄牛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看着她,“手表是外国货,不需要票。

    ” 这下子轮到钱淑兰纳闷了,“没有国产手表吗?” 黄牛很肯定地摇头,“没有” 钱淑兰这才知道。

    原来现在华国还没有开始量产手表,自然也就没有手表票。

     钱淑兰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的旧衣服,觉得应该先给自己置办一身新衣服。

     说实话,哪怕她小时候过得再穷,她都没有穿过这种打了这么多补丁的衣服。

    简直比她前世见过的乞丐还不如。

     原身对自己狠得下心,她可不行。

    她才不会委屈自己,把好东西全留给那些极品子女。

     所以,她买好票之后,立刻就到百货大楼给自己买了身新衣服。

    为了让衣服耐穿一点,她特地选了料子比较结实的劳动布。

    又选了件细棉布做的汗衫,穿在里面,这样不会扎皮肤。

     剩下的全都扯了布回去让家里人自己做。

    要不是她自己根本不会做衣服,再加上她也等不及了,她根本不会买成衣,这价格实在太贵了。

     一身衣服需要十五尺,她这身衣服,要六块两毛钱。

    一尺劳动布两毛六分钱,十五尺就是三块九毛钱。

    足足要了两块三毛钱的手工费。

    她就算找个裁缝也不过一块八毛的。

    她这居然比人家贵了一倍还多。

     只是,城里的裁缝十分吃香,做衣服还要排队,等一件衣服做下来要十天半个月,她可等不了。

     新衣服买来,需要洗洗才能上身。

    钱淑兰把衣服洗好之后,就晾晒在院子里。

    好在姜玉瑛家是独门独院,她晒在院子里也不怕被人偷了去。

     等她洗好衣服,正准备烧火做饭的时候,突然听到隔壁又吵了起来。

     钱淑兰侧耳去听,原来是隔壁家的婆婆又在磋磨儿媳。

    钱淑兰不想管这事。

     主要是那个刘兰花一把年纪,对着乡下来的儿媳妇陈明娥特别苛刻。

    老让儿媳妇干这干那的,那儿媳妇被她指使得脚不沾地,像个陀螺似的。

     每天,早上陈明娥四点多就得起来买菜做饭,待男人去上班了,又要洗衣打扫糊纸盒十分辛苦。

    而刘兰花呢,就坐在院子里手里拿根长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