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金銮殿包相参太师 耀武楼南侠封护卫
关灯
小
中
大
包拯审明谈月的罪行后,吩咐将黄寡妇母女三人带上堂来。
只见金香果然容貌丑陋,而玉香虽长相俏丽,神情间却透着一股妖冶轻浮。
包拯质问黄寡妇:“你收受谈月三百两银子,藏在何处?”黄寡妇见谈月已经招供,不敢隐瞒,如实禀道:“现藏在家中柜底。
”包拯立刻派人前去起获赃银。
为了让她们招认罪行,包拯命人给黄寡妇母女每人上了拶刑。
最终判定,将黄寡妇发往教坊司,让她做虔婆,这既符合她贪财卖女的行径;玉香则被判定为娼妓,正应了她倚门卖俏的本性。
金香自觉容貌丑陋,无人愿娶,便主动请求出家为尼。
起获的赃银,偿还赵国盛五十两,让他另选良配。
谈明平素行为谨慎,包拯命他担任通真观观主;谈月则被判边远充军,等参奏结果下来,对质清楚后再押解出发。
审判完毕,包拯退堂回到书房。
此时公孙策已拟好奏折草稿,前来请示。
包拯看过,又添上谈月的口供,才让公孙策誊写,准备次日五更上朝参奏。
第二天,宋仁宗临朝听政。
包拯出班,跪在金阶之下。
仁宗一见包拯,心中大喜,知道他病体已经痊愈,急忙宣他上殿。
包拯先谢过皇恩,然后高举奏折,恭恭敬敬呈给仁宗。
仁宗看完奏折,又见到桃木人偶等物证,心中暗想:“难怪包卿突然患病,原来是遭人暗中陷害。
”又转念一想:“庞吉身为国戚,竟做出这等小人行径,实在太不像话!” 想到这里,仁宗宣庞吉上殿,将参奏的折子掷下。
庞吉见仁宗满脸怒容,赶忙捧起折子阅读,顿时脸色大变,双膝跪地,只能低头认罪。
仁宗严厉斥责了他一番,念在他是皇亲国戚,从宽处罚,罚俸三年。
之后,仁宗又好言安慰包拯,并让庞吉当面向包拯赔罪。
庞吉不敢违抗圣旨,只能走到包拯跟前谢罪。
包拯也明白庞吉是国戚,又已受罚,便不再追究。
多亏仁宗从中调和,这件事才得以平息。
两人再次谢恩,退朝后各自散去。
包拯因患病多日未能上朝,便在内阁处理积压的公事。
这时,仁宗派太监前来传旨:“圣上在修文殿宣召包公。
”包拯接旨后,跟随太监来到修文殿,向仁宗行朝拜大礼。
仁宗赐座,包拯谢恩落座。
仁宗说道:“卿家六日未上朝,朕感觉如失臂膀,心中烦闷不已。
今日见到你,才觉得舒畅。
”包拯奏道:“臣突然患病,让圣上担忧,实在担当不起。
” 仁宗又问:“卿家奏折中提到的义士展昭,是个怎样的人?”包拯奏道:“此人是位侠士,臣多次承蒙他救命之恩。
当初臣赶考路过金龙寺,遭凶僧陷害,多亏展昭将臣救出;后来奉旨去陈州放赈,路过天昌镇擒拿刺客项福,也是他出力;就连前日在庞吉花园破除妖法,同样是他的功劳。
” 仁宗听后大喜,道:“如此看来,此人不仅对卿家有恩,武艺也十分超群!”包拯继续奏道:“若论展昭的武艺,他有三绝:第一,剑法精妙深奥;第二,袖箭百发百中;第三,他的纵跃功夫了得,真正能飞檐走壁。
”仁宗听到这里,忍不住鼓掌大笑:“朕一直想选拔武艺超群之人,却未得合适人选。
今日听卿家所言,此人正合朕意。
他现在何处?”包拯奏道:“此人现在臣的衙内。
”仁宗道:“既然如此,明日卿家带他入朝,朕要亲自去耀武楼看他展示武艺。
” 包拯领旨谢恩,离开修文殿,又回到内阁处理完公事,乘轿返回开封府。
到公堂落轿后,他再次处理了一些公务,然后退堂回到书房。
包兴递上茶水,包拯吩咐:“请展爷来。
” 不多时,展昭来到书房。
包拯将仁宗的旨意详细告知:“明早你就要随我入朝,面见圣上。
”展昭虽不愿在众人面前展示武艺,但包拯已奉旨,他只好谦逊几句:“只怕我技艺不精,辜负了相爷的一番好意。
”两人又交谈许久,展昭才告辞离开,回到公所。
公孙策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得知展昭明日要面见圣上,纷纷前来道喜,众人又聚在一起饮酒庆贺。
次日五更,包拯乘轿,展昭骑
只见金香果然容貌丑陋,而玉香虽长相俏丽,神情间却透着一股妖冶轻浮。
包拯质问黄寡妇:“你收受谈月三百两银子,藏在何处?”黄寡妇见谈月已经招供,不敢隐瞒,如实禀道:“现藏在家中柜底。
”包拯立刻派人前去起获赃银。
为了让她们招认罪行,包拯命人给黄寡妇母女每人上了拶刑。
最终判定,将黄寡妇发往教坊司,让她做虔婆,这既符合她贪财卖女的行径;玉香则被判定为娼妓,正应了她倚门卖俏的本性。
金香自觉容貌丑陋,无人愿娶,便主动请求出家为尼。
起获的赃银,偿还赵国盛五十两,让他另选良配。
谈明平素行为谨慎,包拯命他担任通真观观主;谈月则被判边远充军,等参奏结果下来,对质清楚后再押解出发。
审判完毕,包拯退堂回到书房。
此时公孙策已拟好奏折草稿,前来请示。
包拯看过,又添上谈月的口供,才让公孙策誊写,准备次日五更上朝参奏。
第二天,宋仁宗临朝听政。
包拯出班,跪在金阶之下。
仁宗一见包拯,心中大喜,知道他病体已经痊愈,急忙宣他上殿。
包拯先谢过皇恩,然后高举奏折,恭恭敬敬呈给仁宗。
仁宗看完奏折,又见到桃木人偶等物证,心中暗想:“难怪包卿突然患病,原来是遭人暗中陷害。
”又转念一想:“庞吉身为国戚,竟做出这等小人行径,实在太不像话!” 想到这里,仁宗宣庞吉上殿,将参奏的折子掷下。
庞吉见仁宗满脸怒容,赶忙捧起折子阅读,顿时脸色大变,双膝跪地,只能低头认罪。
仁宗严厉斥责了他一番,念在他是皇亲国戚,从宽处罚,罚俸三年。
之后,仁宗又好言安慰包拯,并让庞吉当面向包拯赔罪。
庞吉不敢违抗圣旨,只能走到包拯跟前谢罪。
包拯也明白庞吉是国戚,又已受罚,便不再追究。
多亏仁宗从中调和,这件事才得以平息。
两人再次谢恩,退朝后各自散去。
包拯因患病多日未能上朝,便在内阁处理积压的公事。
这时,仁宗派太监前来传旨:“圣上在修文殿宣召包公。
”包拯接旨后,跟随太监来到修文殿,向仁宗行朝拜大礼。
仁宗赐座,包拯谢恩落座。
仁宗说道:“卿家六日未上朝,朕感觉如失臂膀,心中烦闷不已。
今日见到你,才觉得舒畅。
”包拯奏道:“臣突然患病,让圣上担忧,实在担当不起。
” 仁宗又问:“卿家奏折中提到的义士展昭,是个怎样的人?”包拯奏道:“此人是位侠士,臣多次承蒙他救命之恩。
当初臣赶考路过金龙寺,遭凶僧陷害,多亏展昭将臣救出;后来奉旨去陈州放赈,路过天昌镇擒拿刺客项福,也是他出力;就连前日在庞吉花园破除妖法,同样是他的功劳。
” 仁宗听后大喜,道:“如此看来,此人不仅对卿家有恩,武艺也十分超群!”包拯继续奏道:“若论展昭的武艺,他有三绝:第一,剑法精妙深奥;第二,袖箭百发百中;第三,他的纵跃功夫了得,真正能飞檐走壁。
”仁宗听到这里,忍不住鼓掌大笑:“朕一直想选拔武艺超群之人,却未得合适人选。
今日听卿家所言,此人正合朕意。
他现在何处?”包拯奏道:“此人现在臣的衙内。
”仁宗道:“既然如此,明日卿家带他入朝,朕要亲自去耀武楼看他展示武艺。
” 包拯领旨谢恩,离开修文殿,又回到内阁处理完公事,乘轿返回开封府。
到公堂落轿后,他再次处理了一些公务,然后退堂回到书房。
包兴递上茶水,包拯吩咐:“请展爷来。
” 不多时,展昭来到书房。
包拯将仁宗的旨意详细告知:“明早你就要随我入朝,面见圣上。
”展昭虽不愿在众人面前展示武艺,但包拯已奉旨,他只好谦逊几句:“只怕我技艺不精,辜负了相爷的一番好意。
”两人又交谈许久,展昭才告辞离开,回到公所。
公孙策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得知展昭明日要面见圣上,纷纷前来道喜,众人又聚在一起饮酒庆贺。
次日五更,包拯乘轿,展昭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