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关灯
小
中
大
这次生还是多么的不易。
所以,族人对蠢弟弟一行人的定罪没有异议,只等着执行那天。
但在抓捕蠢弟弟的谋士的时候出了意外,这妖人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竟逃出了围捕,要不是首领还留有后手,怕是就让他逃了。
抓到这人后,首领的人也不啰嗦,直接敲碎了这人的膝盖,毁掉他行走的能力,看他还怎么逃出去。
谋士被关起来的时候仍是一脸的不可置信,明明一切都策划好了,为什么就失败了? 不是谋士策划得不好,而是他不该把首领当白痴,没有谁是真的傻,更何况是能在无数算计无数勾心斗角中依然稳坐在首领之位上的男人,是他太过轻敌。
且这次行动,首领还借助了凤军的力量,不然以游牧民族现在的力量,是不足以抓捕叛徒的。
双莲亲自带人坐镇,若还能让谋士逃了,算他本事大,无人可奈何他。
替首领抓捕完了该抓的人后,双莲没有留恋,带着人就返回了城,等着首领下一步的诚意。
首领很满意双莲的做法,就算他借助了凤军的力量,也不表示他就喜欢在审判自己族人的时候,有别的人围观,即使他们本该是一国同胞。
首领的弟弟被判五马分尸,于众目睽睽之下行刑,但他直到死都没有悔改,始终认为他们一族不该回归凤国。
可不管他怎么想,怎么坚持都没用了,他已经死了,而主张回归的哥哥还活着。
蠢弟弟死后,就是他的谋士了,首领对这人是恨之入骨,判了“蚁刑”,要让这人以最痛苦的方式死去。
蚁刑,就是在受刑人身上涂蜂蜜涂一切能吸引蚂蚁的东西,涂满全身后,将人埋在土里,受万蚁噬咬。
其他涉案人员也纷纷领了刑罚,有幸运的人可以一刀死,不幸的人死前还得受些折磨。
但再惨都惨不过蠢弟弟的谋士,死前的哀嚎便是厉鬼听了也会害怕。
借助凤军的力量解决了内乱后,首领很快就上交了议和书,表示愿意交出印信,并带着族人回归凤国。
朗哩将这事上报给了肃元帝,肃元帝乐得游牧民族投降,但对他们表示归顺一事心存疑虑,并不想满足首领的愿望。
朝臣也为这件事吵翻了天,骊清是支持游牧民族归顺的,说这表明凤国国威在肃元帝的统治下大胜,让盘亘多年的游牧民族都自愿归顺了,何不拿出大国风范,接纳了他们? 争吵到最后,肃元帝烦了,竟决定用抓阄的方式来定接纳还是不接纳。
众臣无语,但也知道肃元帝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更改,何况再吵下去也是无奈,就听之任之了。
最后,天意站在了游牧民族这边,众臣抓到“接纳”的纸条居多。
见天意如此,肃元帝立刻拍板,让礼部着手接纳游牧民族一事,待朗哩等人解决完后续的事,就和游牧民族的首领一起回皇城,论功行赏。
得知游牧民族即将回归的消息,人们大多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但算了下时间,发现这双莲一去东北战场,战事的发展就发生了这般大的逆转,该说不愧是战神吗? 流言再次传播,却是把双莲捧到了一个高度,好像一切都是她的功劳。
第二百六十三章反咬蛇首 流言如何,尚且影响不到东北战场,人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游牧民族的回归意味着这里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战事了,能够安稳度日,有谁会想着日日杀戮,对百姓来说,能安稳睡觉,安稳吃饭,已经足够。
便是将士们也是解脱的多,对之后的论功行赏没啥兴趣,起起伏伏不就那么回事,还不如回到家人身边吃顿团圆饭来得重要。
而此次的大功臣更是直接,下令不许任何人来打扰后,就回房睡了个天昏地暗,连吃饭都是在床上完成的。
朗哩对这些小狼崽子是一点办法没有,只得笑着摇摇头,处理后续的文书工作。
但这些小狼崽子别以为这就是结束了,还有得她们忙的地方呢,不过是在那之前先让她们休息好。
很快,“灼日小队”的人就被朗哩派人拎了起来,给一人踹一脚屁股的踹到了各个地方善后,双莲却是被委以重任,负责和首领商谈入京一事。
如此大出风头的机会给了双莲,朗哩的用意不可谓不明显,只是无人点出。
双莲得朗哩看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趁着这个机会来为她铺路,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更何况双莲是值得帮扶的人,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有贵人开路外,还有她自己的努力,没人能否认她的实力和手段。
换了别的人,便是朗哩再怎么帮扶,只怕都没办法达到双莲的高度,因为凤国只有一个双莲,无可取代。
在某个早上,双莲领着一批人去了游牧民族的营区,而朗哩则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躲在花园里休息,由着小狼崽子们忙得脚不沾地。
朗哩兴致很好,吩咐下人拿来棋盘,自己跟自己对弈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停下来,不甚满意的看着棋盘的最终结局,伸手一挥就弄乱了。
下人机灵的上前收拾棋盘,询问朗哩的
所以,族人对蠢弟弟一行人的定罪没有异议,只等着执行那天。
但在抓捕蠢弟弟的谋士的时候出了意外,这妖人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竟逃出了围捕,要不是首领还留有后手,怕是就让他逃了。
抓到这人后,首领的人也不啰嗦,直接敲碎了这人的膝盖,毁掉他行走的能力,看他还怎么逃出去。
谋士被关起来的时候仍是一脸的不可置信,明明一切都策划好了,为什么就失败了? 不是谋士策划得不好,而是他不该把首领当白痴,没有谁是真的傻,更何况是能在无数算计无数勾心斗角中依然稳坐在首领之位上的男人,是他太过轻敌。
且这次行动,首领还借助了凤军的力量,不然以游牧民族现在的力量,是不足以抓捕叛徒的。
双莲亲自带人坐镇,若还能让谋士逃了,算他本事大,无人可奈何他。
替首领抓捕完了该抓的人后,双莲没有留恋,带着人就返回了城,等着首领下一步的诚意。
首领很满意双莲的做法,就算他借助了凤军的力量,也不表示他就喜欢在审判自己族人的时候,有别的人围观,即使他们本该是一国同胞。
首领的弟弟被判五马分尸,于众目睽睽之下行刑,但他直到死都没有悔改,始终认为他们一族不该回归凤国。
可不管他怎么想,怎么坚持都没用了,他已经死了,而主张回归的哥哥还活着。
蠢弟弟死后,就是他的谋士了,首领对这人是恨之入骨,判了“蚁刑”,要让这人以最痛苦的方式死去。
蚁刑,就是在受刑人身上涂蜂蜜涂一切能吸引蚂蚁的东西,涂满全身后,将人埋在土里,受万蚁噬咬。
其他涉案人员也纷纷领了刑罚,有幸运的人可以一刀死,不幸的人死前还得受些折磨。
但再惨都惨不过蠢弟弟的谋士,死前的哀嚎便是厉鬼听了也会害怕。
借助凤军的力量解决了内乱后,首领很快就上交了议和书,表示愿意交出印信,并带着族人回归凤国。
朗哩将这事上报给了肃元帝,肃元帝乐得游牧民族投降,但对他们表示归顺一事心存疑虑,并不想满足首领的愿望。
朝臣也为这件事吵翻了天,骊清是支持游牧民族归顺的,说这表明凤国国威在肃元帝的统治下大胜,让盘亘多年的游牧民族都自愿归顺了,何不拿出大国风范,接纳了他们? 争吵到最后,肃元帝烦了,竟决定用抓阄的方式来定接纳还是不接纳。
众臣无语,但也知道肃元帝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更改,何况再吵下去也是无奈,就听之任之了。
最后,天意站在了游牧民族这边,众臣抓到“接纳”的纸条居多。
见天意如此,肃元帝立刻拍板,让礼部着手接纳游牧民族一事,待朗哩等人解决完后续的事,就和游牧民族的首领一起回皇城,论功行赏。
得知游牧民族即将回归的消息,人们大多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但算了下时间,发现这双莲一去东北战场,战事的发展就发生了这般大的逆转,该说不愧是战神吗? 流言再次传播,却是把双莲捧到了一个高度,好像一切都是她的功劳。
第二百六十三章反咬蛇首 流言如何,尚且影响不到东北战场,人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游牧民族的回归意味着这里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战事了,能够安稳度日,有谁会想着日日杀戮,对百姓来说,能安稳睡觉,安稳吃饭,已经足够。
便是将士们也是解脱的多,对之后的论功行赏没啥兴趣,起起伏伏不就那么回事,还不如回到家人身边吃顿团圆饭来得重要。
而此次的大功臣更是直接,下令不许任何人来打扰后,就回房睡了个天昏地暗,连吃饭都是在床上完成的。
朗哩对这些小狼崽子是一点办法没有,只得笑着摇摇头,处理后续的文书工作。
但这些小狼崽子别以为这就是结束了,还有得她们忙的地方呢,不过是在那之前先让她们休息好。
很快,“灼日小队”的人就被朗哩派人拎了起来,给一人踹一脚屁股的踹到了各个地方善后,双莲却是被委以重任,负责和首领商谈入京一事。
如此大出风头的机会给了双莲,朗哩的用意不可谓不明显,只是无人点出。
双莲得朗哩看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趁着这个机会来为她铺路,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更何况双莲是值得帮扶的人,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有贵人开路外,还有她自己的努力,没人能否认她的实力和手段。
换了别的人,便是朗哩再怎么帮扶,只怕都没办法达到双莲的高度,因为凤国只有一个双莲,无可取代。
在某个早上,双莲领着一批人去了游牧民族的营区,而朗哩则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躲在花园里休息,由着小狼崽子们忙得脚不沾地。
朗哩兴致很好,吩咐下人拿来棋盘,自己跟自己对弈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停下来,不甚满意的看着棋盘的最终结局,伸手一挥就弄乱了。
下人机灵的上前收拾棋盘,询问朗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