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变化调和

关灯
    岭南的霜降日,晨光穿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

    张思贞身着藏青色长衫,手中捻着一撮鹅黄色药粉,目光专注地看着案前咳嗽不止、面色潮红的老者。

    他微微眯起双眼,脑海中快速运转着医理,指尖轻轻摩挲着药粉,感受着其细腻的质地。

     “此穴为胃经合穴,土气最旺。

    ”张思贞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取来一个小巧的青瓷碗,动作娴熟地将药粉倒入碗中,缓缓加入清水,手腕轻轻摆动,如同在进行一场精妙的舞蹈,将黄色药粉调成均匀的糊状。

    “木香性温,辛香走窜,用它温通培土,就好似在脾土之中埋下一颗火种,可引那虚火归源。

    ”说着,他用银针轻轻点了点患者的足三里穴,找准穴位后,用竹制的小勺子舀起药糊,小心翼翼地敷在穴位之上,动作轻柔而精准,生怕弄疼了患者。

     敷好药糊后,张思贞拿起一旁早已备好的艾条。

    那艾条由陈年艾叶精心卷制而成,表面泛着淡淡的青色。

    他用火柴点燃艾条一端,瞬间,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带着艾草特有的清香。

    他将艾条悬于足三里穴上方,手腕灵活地调整着高度与角度,让温热的气息均匀地笼罩在穴位周围。

    药糊受热后,散发出一股沉厚的香气,与艾烟相互交融,在患者腿上渐渐形成一片温热的云翳。

    那香气醇厚绵长,仿佛带着一股神秘的力量,缓缓渗入患者肌肤。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苏瑶紧蹙眉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密切观察着患者的反应。

    她身着月白色襦裙,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白瓷瓶,瓶中装着白色药粉。

    待患者舌尖的赤色稍有消退,面色也从潮红转为淡红时,苏瑶迅速取出一片新鲜的生姜,用小刀将其切成薄片。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刀都切得薄如蝉翼。

    随后,她打开白瓷瓶,取出适量白色药粉,均匀地撒在生姜片上,快步走到患者身后,找准肺俞穴,轻轻将姜片贴于穴位之上。

     “薄荷清过之后,需用紫苏梗理气宽中,防止清气下陷。

    ”苏瑶声音清脆,条理清晰地解释道,“此刻肺气得宣,脾气得升,正是‘土生金’的最佳时机。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按压姜片四周,确保其贴合紧密。

    在她专注的神情中,仿佛能看到她对医道的虔诚与执着。

     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逝,三柱香的时间悄然过去。

    原本虚弱不堪、咳嗽不停的老者,此刻声音已清亮许多。

    他轻抚着足三里穴处的药糊,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感叹道:“就像有个小火炉在肚子里暖着,嗓子里的火却熄了。

    ”那声音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医者的感激。

     张思贞望着窗外,只见簕杜鹃花瓣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缓缓飘落。

    那嫣红的花瓣与青砖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独特的岭南秋景图。

    望着这飘落的花瓣,张思贞心中忽然灵光乍现,仿佛悟到了医道的真谛:“原来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