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盛世华章下的暗流与筹谋

关灯
    童浩林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中满是失望:“大哥,你可知道,如今长安的百姓一日三餐皆有肉,孩童能入私塾读书,这皆是新政之功。

    ”他挥了挥手,“罢了,念及手足之情,朕不杀你。

    即日起流放岭南,赐田百顷,终生不得回京。

    ” 处理完太子之事,童浩林又将目光转向两位弟弟。

    二弟生性闲散,偏爱山水诗画,他主动请命前往江南封地;三弟因前朝血脉,虽对皇位并无野心,却总被朝中老臣猜忌。

    童浩林召来三弟,温声道:“你若愿留京,朕可赐你工部要职,参与水利建设;若想远离朝堂,蜀地有处庄园,风景秀丽……”三弟沉思良久,最终选择了后者。

     二、将星璀璨,沙场点兵 平叛后的长安城渐渐恢复平静,童浩林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深知,吐蕃与漠北虽暂时蛰伏,但只要情报中心稍有疏漏,战火便会重燃。

    这日,他将童明浩、苏婉婷等人召至御书房,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西域舆图,密密麻麻标注着情报人员传回的敌军动向。

     “吐蕃赞普在青海湖集结了十万大军,漠北可汗的王庭迁至狼居胥山附近。

    ”童明浩用木杆指着舆图,“不过他们似乎在等一个时机,或许是想联合起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 苏婉婷轻轻敲击桌案:“我们不妨以静制动。

    如今大唐兵强马壮,不如先培养新生代将领,为日后大战储备人才。

    陛下不是说军中多有年轻才俊吗?” 童浩林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兵部呈上来的新锐将领名录。

    李嗣业,善使陌刀,去年在朔州之战中以五百骑兵突袭漠北粮草大营;高仙芝,通晓胡语,对西域地形了如指掌;还有哥舒翰,其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于阗王族,在军中威望极高……” “李嗣业和高仙芝,我见过。

    ”童明浩眼前一亮,“两人不仅武艺高强,更难得的是擅用奇谋。

    上次校场比武,李嗣业提出用‘车阵’对抗骑兵,颇有新意。

    ” 童浩林嘴角勾起笑意:“明日早朝,朕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擢升他们为中郎将。

    凡在接下来的军事演练中表现优异者,一律封侯赏金万两!”他转头看向苏婉婷,“皇后,你觉得墨家军事学院能否与这些将领合作,研发更适合实战的器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然可以。

    ”苏婉婷眼中闪过光芒,“墨远山他们正在改良诸葛连弩,若能结合将领们的实战经验,定能事半功倍。

    ” 三、朝堂博弈,世家末路 就在童浩林紧锣密鼓筹备军事之时,朝堂上的暗流仍未平息。

    那些逃过一劫的世家虽不敢公然反对新政,却在税收、用人等方面处处掣肘。

    这日,吏部尚书上奏,称地方州刺史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