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哪吒归家疗伤,父子重逢
关灯
小
中
大
真人望见远处地平线显现出一道城墙轮廓,心知即将与诸侯会面。
然而,他仍未思虑周全,究竟该以何种方式令这些诸侯直接归降。
转念一想,他自觉本不擅长此类筹谋,索性决定以武力威慑达成目的。
在西伯侯姬昌的领地——西岐之外,太乙真人率领灭妖军自远方抵达。
只见前方已有一众诸侯列队等候多时。
灭妖军将士于距离诸侯阵营约五百米处整齐停驻。
太乙真人平静地飞至诸侯队列前方,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稳地宣告: “奉大商帝师之命,特来恭请诸位前往朝歌颐养天年。
未知诸位意下如何?” “在下西伯侯姬昌,率全体诸侯在此,恭迎大商诸位上使。
西岐,愿降。
”西伯侯姬昌上前一步,恭敬行礼道。
他审视着眼前这支黑压压的武者大军,其将士身上尚未散尽的浓郁杀气令人望而生畏。
如此精锐之师,绝非西岐所能抗衡。
故而,他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
“北伯侯崇侯虎愿降。
” 紧随姬昌之后,其余三大诸侯及一百多位小诸侯纷纷表态,表示愿意接受前往朝歌的安排。
面对这支刚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强军,他们早已丧失了抵抗意志。
灭妖军展现的力量,足以轻易覆灭任何一路诸侯。
既然威望最高的西伯侯已率先归降,余者自然顺势而为。
“难得诸位深明大义,识得时务。
既如此,我等正欲班师回返朝歌,诸位便随军同行吧。
”太乙真人谨记帝师哪吒的嘱托,当即决定将诸侯一并带回朝歌。
待将灭妖军将士移交于商王帝辛后,他便打算返回山中潜修。
与妖族大军的一战,使他深刻意识到自身在杀伐之道上仍有不足。
他既求长生,便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否则再长的寿元也毫无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太乙真人便带领着归心似箭的灭妖军将士,以及一百多位诸侯,踏上了返回朝歌的归途。
无人天生嗜好杀戮与战争,皆是时势所迫。
然而,亲眼目睹至亲好友陨落于眼前的惨烈景象,使得所有灭妖军将士在归途中沉默寡言,出征时的豪情壮志荡然无存。
太乙真人飞行于半空,俯瞰着下方沉默的队伍,思绪不禁飘向那位已逝的道友——哪吒的分身。
“老人,”他心中默念,“你自始至终未曾提及真名,只让我以‘老人’相称,是否早已预见了自己的结局?无论如何,我辈修道者,终究以长生为终极所求。
我会替你见证大商如何彻底荡平妖族,见证人族子民如何安居乐业。
”回想这段时间的种种经历,太乙真人心中感慨万千。
“看来师尊此前的判断确有误判,”太乙真人暗自思忖,“谁说哪吒注定要助周伐纣?如今他贵为大商帝师,威望仅次于帝辛,乃国之柱石。
如此重臣,岂会谋反?再者,‘周’从何来?西伯侯姬昌本人业已归降,难道还有胆量再生叛乱?”他的目光扫过诸侯队伍中那位白发苍苍的西伯侯,心中了然:正如哪吒所言,即便给他百个胆子,他又岂敢反叛?仅凭凡俗士卒,如何能与大商的武者大军抗衡? “天命玄妙难测,非我等所能尽窥。
我等所能为者,不过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罢了。
”太乙真人喟然长叹,对自身所修之道,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与此同时,陈塘关李府小院中,哪吒躺在熟悉的躺椅上,闭目凝神,吸纳天地灵气以修复体内
然而,他仍未思虑周全,究竟该以何种方式令这些诸侯直接归降。
转念一想,他自觉本不擅长此类筹谋,索性决定以武力威慑达成目的。
在西伯侯姬昌的领地——西岐之外,太乙真人率领灭妖军自远方抵达。
只见前方已有一众诸侯列队等候多时。
灭妖军将士于距离诸侯阵营约五百米处整齐停驻。
太乙真人平静地飞至诸侯队列前方,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稳地宣告: “奉大商帝师之命,特来恭请诸位前往朝歌颐养天年。
未知诸位意下如何?” “在下西伯侯姬昌,率全体诸侯在此,恭迎大商诸位上使。
西岐,愿降。
”西伯侯姬昌上前一步,恭敬行礼道。
他审视着眼前这支黑压压的武者大军,其将士身上尚未散尽的浓郁杀气令人望而生畏。
如此精锐之师,绝非西岐所能抗衡。
故而,他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
“北伯侯崇侯虎愿降。
” 紧随姬昌之后,其余三大诸侯及一百多位小诸侯纷纷表态,表示愿意接受前往朝歌的安排。
面对这支刚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强军,他们早已丧失了抵抗意志。
灭妖军展现的力量,足以轻易覆灭任何一路诸侯。
既然威望最高的西伯侯已率先归降,余者自然顺势而为。
“难得诸位深明大义,识得时务。
既如此,我等正欲班师回返朝歌,诸位便随军同行吧。
”太乙真人谨记帝师哪吒的嘱托,当即决定将诸侯一并带回朝歌。
待将灭妖军将士移交于商王帝辛后,他便打算返回山中潜修。
与妖族大军的一战,使他深刻意识到自身在杀伐之道上仍有不足。
他既求长生,便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否则再长的寿元也毫无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太乙真人便带领着归心似箭的灭妖军将士,以及一百多位诸侯,踏上了返回朝歌的归途。
无人天生嗜好杀戮与战争,皆是时势所迫。
然而,亲眼目睹至亲好友陨落于眼前的惨烈景象,使得所有灭妖军将士在归途中沉默寡言,出征时的豪情壮志荡然无存。
太乙真人飞行于半空,俯瞰着下方沉默的队伍,思绪不禁飘向那位已逝的道友——哪吒的分身。
“老人,”他心中默念,“你自始至终未曾提及真名,只让我以‘老人’相称,是否早已预见了自己的结局?无论如何,我辈修道者,终究以长生为终极所求。
我会替你见证大商如何彻底荡平妖族,见证人族子民如何安居乐业。
”回想这段时间的种种经历,太乙真人心中感慨万千。
“看来师尊此前的判断确有误判,”太乙真人暗自思忖,“谁说哪吒注定要助周伐纣?如今他贵为大商帝师,威望仅次于帝辛,乃国之柱石。
如此重臣,岂会谋反?再者,‘周’从何来?西伯侯姬昌本人业已归降,难道还有胆量再生叛乱?”他的目光扫过诸侯队伍中那位白发苍苍的西伯侯,心中了然:正如哪吒所言,即便给他百个胆子,他又岂敢反叛?仅凭凡俗士卒,如何能与大商的武者大军抗衡? “天命玄妙难测,非我等所能尽窥。
我等所能为者,不过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罢了。
”太乙真人喟然长叹,对自身所修之道,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与此同时,陈塘关李府小院中,哪吒躺在熟悉的躺椅上,闭目凝神,吸纳天地灵气以修复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