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态杀人案件(五)

关灯
    。

    ”程望道,“彻查他近三年所有社交、邮件、通信、兼职和活动记录,尤其是他参与过的大学心理社团、论坛、暗网留言区——看他是否有招募、策反、引导他人‘复仇’的行为。

    ” “如果查证属实,他就是教唆型连环杀人犯,社会危害极大。

    ” …… 第二天清晨,警方控制了一名曾与杜屿在“深层心理研究协会”同为会员的男子——詹超。

    他在警方突击审查中交代,曾在三个月前收到杜屿发来的匿名信息,内容是一段视频,以及一句话:“她说你是个懦夫。

    你会怎么做?” 视频中,是一位女性在某次聊天中贬低詹超的性能力,还曝光了他一段私密录音。

     而那位女性,正是七名死者之一——秦彤。

     詹超本就患有躁郁症与边缘人格障碍,长期被排挤,一直服药维持。

    杜屿的信息像是在他崩溃边缘点燃火种。

     秦彤失踪当天,詹超曾驾车前往她家所在的小区,时长约半小时。

    虽然无直接监控显示其入户作案,但他自己供述,“当时只想吓她一下。

    ” “我根本没打算杀人……”詹超在审讯中失声痛哭,“可她那种眼神,那种笑,我控制不住……就动了手……” 案件线索不断交织在一起—— 七名受害者,各有其遭遇者;杜屿,则站在所有事件的“前夜”,把火种递给了那些“边缘之人”。

     他没有出现在血案现场,却存在于每一个暴力瞬间之前。

     ——他是引爆器,是幕后导演,是操纵者。

     …… 天江市公安局召开了专题联席会议,决定以“教唆、串谋、协助犯罪”多项罪名,对杜屿立案侦查,移交市检察院起诉。

     而案件的定性,也由“连环单一杀人”转为“串谋性多起恶性命案”,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

     舆论哗然,媒体连篇累牍报道这位“看起来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青年,是如何在网络与现实的缝隙中,精心策划一场场死亡。

     …… 三天后。

     杜屿站在押送车前,目光平静如初。

    他面对镜头时,还轻轻地笑了一下。

     “你们抓得住人,抓不住想法。

    ” 程望站在台阶上,没有说话。

     只是目送着这场骇人听闻的案件,在人群的嘈杂中,被悄然盖棺。

     本案至此结束。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请大家收藏:()刑侦档案:破案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