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入室盗窃案(五)
关灯
小
中
大
凌晨两点,江州市局重案组办公室的灯依然没有熄。
空气中弥漫着未散的咖啡味和打印纸的油墨味,一张新的案情重建流程图挂上了白板,纸张上用红笔标注出——“时间轴”、“进出路线”、“受害者反应”、“工具准备”、“致命行为时间段”几个关键词。
程望站在图前,手里拿着一支粗黑的马克笔,缓慢在时间轴上写下几个关键时间节点: ?21:18受害者下班返家,进入出租屋; ?21:37朱以鸣伪装成外卖员进入小区; ?21:42肖越进入小区; ?21:47受害人家中灯光熄灭; ?22:09受害者手机信号消失,可能为被控制后关机或损毁; ?22:13肖越离开; ?22:26朱以鸣离开。
“整整二十分钟。
”程望的语气平淡,眼神却锋利,“朱以鸣独自在现场停留了二十分钟,而肖越则只在屋中停留了十三分钟左右,且出入路线几乎一致,说明他们沟通充分,计划不止一次。
” “也就是说,”王勉低声说,“他们对现场结构、逃脱路径、受害人作息有明确掌握。
” “这已经超出了‘临时起意’的范畴。
”程望收回笔,“而肖越说自己只是‘偶然帮忙’,根本站不住脚。
” 他转身看向坐在技术岗的法医周杰:“现场尸体重检报告出来了吗?” 周杰点点头:“重新复勘后发现,死者颈部勒痕与捆绑痕迹时间明显不一致。
勒痕更早,估计是在22:01分左右就开始失去意识,而捆绑痕迹则至少发生在20分钟后,可能是在她意识模糊甚至死亡后。
” “什么意思?”王勉一愣。
“也就是说,肖越口中‘他帮忙捆绑她’的说法是假的。
真正执行捆绑的是朱以鸣,且在她已经被勒晕甚至死亡之后才实施的。
” “为什么还要绑?”程望低声问。
周杰迟疑了一下:“可能是为了布置某种场面。
让受害者看起来像是挣扎过、被制服。
” 会议室一时沉默。
那是一种病态的仪式感—
空气中弥漫着未散的咖啡味和打印纸的油墨味,一张新的案情重建流程图挂上了白板,纸张上用红笔标注出——“时间轴”、“进出路线”、“受害者反应”、“工具准备”、“致命行为时间段”几个关键词。
程望站在图前,手里拿着一支粗黑的马克笔,缓慢在时间轴上写下几个关键时间节点: ?21:18受害者下班返家,进入出租屋; ?21:37朱以鸣伪装成外卖员进入小区; ?21:42肖越进入小区; ?21:47受害人家中灯光熄灭; ?22:09受害者手机信号消失,可能为被控制后关机或损毁; ?22:13肖越离开; ?22:26朱以鸣离开。
“整整二十分钟。
”程望的语气平淡,眼神却锋利,“朱以鸣独自在现场停留了二十分钟,而肖越则只在屋中停留了十三分钟左右,且出入路线几乎一致,说明他们沟通充分,计划不止一次。
” “也就是说,”王勉低声说,“他们对现场结构、逃脱路径、受害人作息有明确掌握。
” “这已经超出了‘临时起意’的范畴。
”程望收回笔,“而肖越说自己只是‘偶然帮忙’,根本站不住脚。
” 他转身看向坐在技术岗的法医周杰:“现场尸体重检报告出来了吗?” 周杰点点头:“重新复勘后发现,死者颈部勒痕与捆绑痕迹时间明显不一致。
勒痕更早,估计是在22:01分左右就开始失去意识,而捆绑痕迹则至少发生在20分钟后,可能是在她意识模糊甚至死亡后。
” “什么意思?”王勉一愣。
“也就是说,肖越口中‘他帮忙捆绑她’的说法是假的。
真正执行捆绑的是朱以鸣,且在她已经被勒晕甚至死亡之后才实施的。
” “为什么还要绑?”程望低声问。
周杰迟疑了一下:“可能是为了布置某种场面。
让受害者看起来像是挣扎过、被制服。
” 会议室一时沉默。
那是一种病态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