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直播平台打赏纠纷杀人案(四)

关灯
    下午四点十五分,技术部门那叠沉甸甸的报告,终于稳稳地放置在了程望的办公桌上。

    纸张间,几点重要线索清晰罗列,像是黑暗中几束微弱却至关重要的光。

     1.失踪人徐可欣家中直播设备断电时间:凌晨1:27。

    程望盯着这行字,心中暗自思忖,这个精确的时间点,就像一把钥匙,很可能打开后续案件推理的大门。

    它是确定案发时间的关键依据,以此为基准,他们便能像梳理细密的丝线般,准确无误地梳理出后续人员行动轨迹的时间线。

     2.确认进入小区的两人:凌晨1:13,身穿黑色帽衫男子;0:58,骑摩托车、带鸭舌帽男子,身高约180cm,左脚轻微外八。

    程望皱了皱眉头,这两个时间进入小区的人,看似毫无关联,却都朝着三号楼而去,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 3.两者在时间线上不重合,但行动轨迹均通往三号楼。

    程望用笔在这条线索下重重地划了一道线,喃喃自语道:“这绝非巧合,三号楼一定有着什么关键信息,或者说,徐可欣的失踪,与这两人在三号楼的行动紧密相连。

    ” 4.现场指纹与任明超不符。

    程望轻轻摇了摇头,看来任明超并非直接的现场作案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与案件毫无关系,说不定他在幕后扮演着更为隐秘且关键的角色。

     5.自拍杆断裂部位残留纤维,初步分析为尼龙布料,类似骑行手套材质。

    程望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这极有可能是指向凶手的重要线索,或许那个骑摩托车的男子就是突破口,毕竟骑行手套与骑摩托车的行为紧密相关。

     线索虽未完全拼合,但大致轮廓已隐隐浮现:凶手极可能是与徐可欣存在某种程度“线下接触”的人,且有预谋、有准备,绝非临时起意。

    更重要的是,任明超虽未现身案发现场,但种种迹象表明他对案件发展可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程望当机立断,迅速拨通电话,安排小组分头行动:“一组,立刻调阅星辰直播公司服务器后台,给我调出糖宝儿最近三个月所有高额打赏者名单,尤其是那些提现对向账户存在一致性或套现特征的部分,一个细节都不许放过。

    二组,走访徐可欣朋友圈,包括过去三个月她与现实中有过见面的‘粉丝’,特别是通过私人渠道联系、帮其约拍、代接广告的中介,深挖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组,沿案发小区外围调取摩托车驶入前的所有摄像头轨迹,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锁定骑车人的身份,争分夺秒!” “我亲自去任明超家。

    ”程望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电话挂断,程望“嚯”地一下站起,伸手抓起搭在椅背上的风衣,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大步流星地迈向门外。

     不管任明超是否涉案,他都已经深陷其中。

    他对糖宝儿的“关心”,早已超出了健康的边界。

    程望要确认的,是这种扭曲的心理是否曾演化为协助、纵容、教唆,甚至暗示他人动手。

     ? 黄昏时分,天边的晚霞如血一般红,将整个城市染成一片诡异的色彩。

    程望带队抵达任明超所居住的小区——一处老旧的商品房小区。

    小区的大门半掩着,门禁松弛得如同虚设,破旧的保安亭里,保安正昏昏欲睡。

    走进小区,楼道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灯光昏黄闪烁,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像是在诉说着这个小区的沧桑与落寞。

     任明超的单身居所在五楼,程望和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来到房门前。

    “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一股压抑的整洁扑面而来。

    一室一厅的空间内,东西摆放得整齐利落,却透露着一种不自然的强迫感。

    书桌上的文件像士兵站岗般整齐排列,电脑桌面干净得一尘不染,仿佛从未有人使用过。

    书架上,心理学、两性关系、行为引导等书籍排列得几乎一丝不乱,就像一队队等待检阅的士兵。

     “你看。

    ”一名队员在书架前仔细翻找,眉头微皱,不放过任何一本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