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阳明病脉症并治全篇1-5
关灯
小
中
大
间,就会大便,排出宿食和秽恶之物,效果很好。
《内台方》不用醋,把小竹管插入猪胆开口处,留一端用油润滑,插入肛门内,用手挤压猪胆,胆汁就会自行流入肛门内。
这个方法使用起来很方便。
土瓜根方(缺) 【按语】土瓜,就是俗称的赤雹。
《肘后方》记载治疗大便不通,采集土瓜根,捣烂取汁,用竹筒吹入肛门内。
这与上面的猪胆汁方是同样的道理。
《内台方》把土瓜根削成栓剂的形状,放入肛门内,这是错误的。
因为蜜制的栓剂放入肛门能融化从而润滑大便,而土瓜根不会融化,若削成栓剂使用,恐怕就违背了仲景制方的本意。
伤寒六七天,出现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既无明显的表证,也无典型的里证,仅见大便困难,身体微微发热,这属于里实之证,应当迅速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少阴病,得病两三天,出现口燥咽干,应当迅速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这是因为热势发展极为迅速,会消灼肾中阴水,使得津液无法上达咽喉,所以不必等到出现典型的可攻下之症,就应迅速攻下,通过泻下邪热,来拯救即将枯竭的肾水。
若稍有迟缓,肾水就会干涸,阳气必然无所依附,患者会出现躁扰昏冒,如同自焚般而死亡。
视物模糊不清,但眼球转动灵活的,属于阴证;眼球转动不灵活的,属于阳症。
如今伤寒六七天,出现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这是肾水被胃中阳热耗竭。
肾水既然不能克制胃火,那么胃火就会上熏于目,致使眼珠朦胧,视物不清,这是热邪内结、神志昏蒙的逐渐发展,是危险的征兆。
虽然在外没有明显的阳热之证,仅有身体微微发热,在内没有腹部胀满疼痛,只是大便困难,这也属于热结里实,所以说“这属于里实之证”。
应当迅速用大承气汤攻下,泻去阳热,救护阴液,以保全尚未枯竭的肾水。
“睛不和”,指的是眼球转动不灵活。
【集注】方有执说:“了了”,如同“了了”,清晰明白的意思。
《素问》说:阳明经主肌肉,其经脉夹鼻而行,联络于目。
《灵枢》说:足阳明经的正经,向上循行至咽喉,出于口部,再环绕目系,与阳明经会合。
又说:足阳明经的筋脉,其分支向上至颈部,夹口部两侧,会合于颧骨,向下结于鼻部,向上与太阳经会合。
太阳经为目上睑,阳明经为目下睑。
所以从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可知是胃家实热。
之所以要迅速攻下,是因为任脉循行于面部进入目中,督脉向上连系于两眼中央,各条经脉都与目相连,人的精神也贯注于目,所以应当迅速攻下。
喻昌说:少阴病有三种急下之法来救护肾水:一是本经肾水枯竭,二是肝木之邪劫夺肾水,三是脾土之邪侵犯肾水。
阳明病也有三种急下之法来救护津液:一是出汗过多,津液外泄于体表;二是腹部胀满,津液结聚于体内;三是眼睛视物不清,津液干枯于中。
综合两经的攻下之法来观察病情和生理机制,就如同置身于冰壶之中,饮用上池之水,清晰明了。
张锡驹说:阳热之火亢盛至极,阴液之水即将枯竭,所以导致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
迅速攻下,是为了抑制亢盛至极的阳热之火,拯救即将枯竭的阴液之水。
魏荔彤说:阳明病有燥屎应当攻下,胃家实证应当攻下,都已详细考察其脉象和症状。
然而还有一种情况,表里都没有其他明显症状,仅从阳明胃经所表现出的细微迹象,来体察病情。
比如伤寒六七天,太阳经证已罢,阳明经证已成,患者眼睛昏暗模糊,如同隔着云雾般视物不清,这种症状就叫做“睛不和”。
阳明热盛,沿着经络表现出昏蒙的征象,导致眼睛失去光泽,这表明内热炽盛而形成里实,其病机已经显现,再加上大便干结困难,身体微微发热,那么胃家实热就已确凿无疑,所以说“这属于里实之症”,应当迅速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内台方》不用醋,把小竹管插入猪胆开口处,留一端用油润滑,插入肛门内,用手挤压猪胆,胆汁就会自行流入肛门内。
这个方法使用起来很方便。
土瓜根方(缺) 【按语】土瓜,就是俗称的赤雹。
《肘后方》记载治疗大便不通,采集土瓜根,捣烂取汁,用竹筒吹入肛门内。
这与上面的猪胆汁方是同样的道理。
《内台方》把土瓜根削成栓剂的形状,放入肛门内,这是错误的。
因为蜜制的栓剂放入肛门能融化从而润滑大便,而土瓜根不会融化,若削成栓剂使用,恐怕就违背了仲景制方的本意。
伤寒六七天,出现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既无明显的表证,也无典型的里证,仅见大便困难,身体微微发热,这属于里实之证,应当迅速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少阴病,得病两三天,出现口燥咽干,应当迅速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这是因为热势发展极为迅速,会消灼肾中阴水,使得津液无法上达咽喉,所以不必等到出现典型的可攻下之症,就应迅速攻下,通过泻下邪热,来拯救即将枯竭的肾水。
若稍有迟缓,肾水就会干涸,阳气必然无所依附,患者会出现躁扰昏冒,如同自焚般而死亡。
视物模糊不清,但眼球转动灵活的,属于阴证;眼球转动不灵活的,属于阳症。
如今伤寒六七天,出现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这是肾水被胃中阳热耗竭。
肾水既然不能克制胃火,那么胃火就会上熏于目,致使眼珠朦胧,视物不清,这是热邪内结、神志昏蒙的逐渐发展,是危险的征兆。
虽然在外没有明显的阳热之证,仅有身体微微发热,在内没有腹部胀满疼痛,只是大便困难,这也属于热结里实,所以说“这属于里实之证”。
应当迅速用大承气汤攻下,泻去阳热,救护阴液,以保全尚未枯竭的肾水。
“睛不和”,指的是眼球转动不灵活。
【集注】方有执说:“了了”,如同“了了”,清晰明白的意思。
《素问》说:阳明经主肌肉,其经脉夹鼻而行,联络于目。
《灵枢》说:足阳明经的正经,向上循行至咽喉,出于口部,再环绕目系,与阳明经会合。
又说:足阳明经的筋脉,其分支向上至颈部,夹口部两侧,会合于颧骨,向下结于鼻部,向上与太阳经会合。
太阳经为目上睑,阳明经为目下睑。
所以从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可知是胃家实热。
之所以要迅速攻下,是因为任脉循行于面部进入目中,督脉向上连系于两眼中央,各条经脉都与目相连,人的精神也贯注于目,所以应当迅速攻下。
喻昌说:少阴病有三种急下之法来救护肾水:一是本经肾水枯竭,二是肝木之邪劫夺肾水,三是脾土之邪侵犯肾水。
阳明病也有三种急下之法来救护津液:一是出汗过多,津液外泄于体表;二是腹部胀满,津液结聚于体内;三是眼睛视物不清,津液干枯于中。
综合两经的攻下之法来观察病情和生理机制,就如同置身于冰壶之中,饮用上池之水,清晰明了。
张锡驹说:阳热之火亢盛至极,阴液之水即将枯竭,所以导致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
迅速攻下,是为了抑制亢盛至极的阳热之火,拯救即将枯竭的阴液之水。
魏荔彤说:阳明病有燥屎应当攻下,胃家实证应当攻下,都已详细考察其脉象和症状。
然而还有一种情况,表里都没有其他明显症状,仅从阳明胃经所表现出的细微迹象,来体察病情。
比如伤寒六七天,太阳经证已罢,阳明经证已成,患者眼睛昏暗模糊,如同隔着云雾般视物不清,这种症状就叫做“睛不和”。
阳明热盛,沿着经络表现出昏蒙的征象,导致眼睛失去光泽,这表明内热炽盛而形成里实,其病机已经显现,再加上大便干结困难,身体微微发热,那么胃家实热就已确凿无疑,所以说“这属于里实之症”,应当迅速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