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封赏

关灯
    战火熄灭,胜负已定。

     铁蹄踏碎焦土,城门洞开,五千铁骑缓缓踏入营州城。

     高举的战旗随风飘扬,染血的铠甲在夕阳下映出暗红色的光,残破的街巷间,辽军将士高呼着胜利。

     “天女庇佑大辽——!” 她静静地听着,面色无悲无喜。

     刚踏入城门,迎面而来的耶律屋质笑意满满,与她擦肩而过时,低声说道: “完事了去一趟陛下营帐,有惊喜——” 惊喜? 萧钰曦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揣摩着其中深意。

    太宗身旁的宠臣,从不会无的放矢。

     但她只是微微颔首,淡然应下,继续策马向前。

     营州之战已然大捷,可这座城却沉寂得可怕。

     街巷间尸体横陈,苍蝇在血肉间嗡嗡作响,饿殍遍地,唯有守城的残军还保持着一点点人的形状。

     战府门前,云梦楼风堂的天刹刘夙早已在等待,见到她,脸上挂着一抹意味不明的笑,语气里尽是谄媚与不甘: “大小姐英雄出少年,没想到出去执行个粮草任务,反手回来就能带兵,将主帅按在地上摩擦。

    ” 他说得夸张,可眼里的嫉恨几乎快藏不住。

     “哪像我们风堂的兄弟,辛辛苦苦恪守城门,却损失惨重……” 萧钰闻言,唇角轻勾,笑意不达眼底,随意地凑近了些,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刀锋般的锋利: “刘叔……哦不,也许该改口,称呼您一声’刘堂主’了。

    ” ”毕竟风堂现在,除了我,就剩下您一位天刹。

    ” 她的声音极轻极缓,话语却如寒刀入骨,刘夙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

     大辽这一仗打得实在不算辛苦,风堂的天刹却折了八个,刘夙这次打得什么算盘,萧钰心里面明白得很。

     不过刘夙大约是未曾料到原本算无遗策稳坐风堂堂主的位置,可偏偏出了个“天女”萧钰,来压他吧! 从前,她这个天刹或许是混个名声,可今非昔比了。

     萧钰不曾看逐渐发黑的脸色,抬起眸,似是随口一问:“刘叔,您闻到了吗?” “闻到什么?”刘夙微微皱眉,神色不解。

     她看了看不远处农户门前,柴火下的烟雾袅袅升起,似笑非笑地说道: “空气里,肉的香气。

    ” 刘夙冷哼一声,满是不屑地讥讽道: “荒谬!哪儿来的肉?被围困了十几天,营州几乎寸草不生。

    ” 是的,粮仓早被烧毁,营州原本就不富足,冬日严寒,颗粒无收,食物匮乏,别说肉了,连树皮草根都难以果腹。

     这下子,彻底变成了一座死城。

     饿死的老弱者横陈街道,妇人伏在门槛之上,目光空洞,尸体僵硬。

     整座城池里,却不见一个孩童。

     她目光微冷,盯着刘夙,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近乎残忍的平静: “是呀!已经没得吃了,哪儿来的肉呢?你不觉得奇怪吗?刘大人,偌大的城池,为何连个孩童的尸首都没有?” 她的声音不急不缓,如同刀刃轻轻划过皮肉,每一个字都割得刘夙心头发寒。

     刘夙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冷声反驳: “你在胡说些什么?孩子们能去哪?被困在城中,无外援,无食物,还能去哪?” 萧钰没有回答,只是看着远处的一户农家。

     门口,灶台下的火焰正旺。

     热气蒸腾,隐约飘来一股浓郁的肉香,她的视线落在屋前的砧板上,心底泛起一阵说不出的寒意。

     刘夙先是不明所以,片刻后脸色巨变,漆黑如土色。

    侧首指挥手下,前去厨下查看。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屋内传来一阵阵呕吐声。

     萧钰没再搭理他们,独自推开了沈府残破门。

     府邸大门半开半掩,府邸却空荡荡的,静得诡异。

    没有守军,没有活人,没有尸体。

    甚至连血迹都不见一丝。

     她走在残破的长廊间,皮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音。

     这座府邸,仿佛被人刻意清理过,连尸首都没有留下。

    她微微皱眉,深深看了一眼府邸之内,心底涌起一股无名的寒意。

     冷风从残破的窗棂吹过,卷起地上的灰尘,映照着天边的残阳。

     这座城,曾经有过无数活生生的人,如今却只剩下一片死寂。

     战士们的欢呼声还在街巷回荡,称颂着“天女降临,庇佑大辽”,歌颂着胜利。

     可她知道,这座城,早已死透了。

     闭了闭眼,掌心缓缓收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骨节微微泛白。

     杀戮是战争的代价,可若连孩子都不曾留下……那这一战,究竟赢了什么? 无声的叹息,被风吹散在漫天黄沙之中。

     …… 再次见到耶律尧骨已是接近午后。

     这会儿,太宗正与慎隐同桌吃饭。

    见到萧钰,高兴地扬手,语气亲切: “孟晓,来坐!一起吃——” 萧钰略微一怔,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余光瞥见满桌的牛羊肉,心里顿时一阵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