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关灯
    争取名额,才与名流才女现场交流,以期入得了她的青眼,赞上两句,拨个才名口碑。

     妙如心中暗想,这待遇,都赶得上后世的天后级歌手,复出开演唱会了。

     当日各路女眷纷纷登场,春宴上的诗画会,以新颖的形式,生动有趣的活动,在与会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这次活动,不仅让怀有希望的家长们,一偿所愿。

    还让谢氏那帮拥趸们得到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她主持的女子书院,将在下半年开门招徒。

     江南一带,自古文风鼎盛。

    谢氏这女子书院的主意一祭出,倒没引起太多的非议。

    大家认为,以谢家和钟家在文坛的声望,他们家的女眷开办闺学,此乃情理之中的事。

     反而,有些老字号的江南知名书院,借机想招揽谢氏,以他们的名义合开女子书院,聘请谢氏执掌院印。

     谢氏不想扯出太多纠纷,婉言谢绝了此提议,托辞为了怀念亡夫,想以夫妻俩的名义单独开办,以此作为后半生自己的精神依托。

     妙如把现代学校管理中的一些理念,提出来供谢氏参考。

    两人筹谋多日,决定向钟氏族长提请,借用已人去楼空的槐香院,作为女子书院的处所。

     钟鼎铭老族长,觉得把女子书院设在老宅内,此举能为钟氏一门脸上添光,又能为后世子孙积些功德。

    与族中长老们商议后,也欣然同意了。

     在钟澄派人来接妙如上京之际,谢氏的女子书院也筹备得差不多了。

     对妙如这志同道合晚辈的离开,谢氏表现出了依依难舍之情。

    几乎是天天都把她带在身边,细心教导功课,一起交流、商讨筹建书院的后续事宜。

     第三十一章夜航 一轮弦月挂在黑幕中,妙如站在船头的甲板上,仰望着夜空。

    (只有每次看见那轮明月时,她才感到自己好像并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