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戏说端阳

关灯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随着老林小院儿最后一只舒雁被赵宗实手刃,时间也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五月。

     “冰雪早无踪,丹若正当红。

    上课。

    ” 头戴碧玺丝绦儒巾帽,一身玄青锦缎云纹儒服,手拿一把罗汉竹纸扇的荀司律嘴角微勾,眼睛眯了眯对众人说道。

     “夫子好。

    ” 同样换了一身春装儒生服的高正仪等六人向荀司律躬身道。

     “坐吧。

    ” “谢夫子。

    ” 对众人摆了摆手,荀司律来到座位坐下,带着调侃的语气对第一排的赵宗实说道,“六哥儿啊,昨天最后一只舒雁也遭了你的毒手了,短期之内可没糟鹅吃咯。

    ” “夫子莫要再取笑学生了。

    ” 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赵宗实对荀司律拱了拱道。

     狭促的荀司律放过了赵宗实,对着众人说道“呵呵好,言归正传,一晃你们都来庄子一个月了,过几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端阳了。

    正好你们也都在,今年为师就带你们过一个咱们读书人的端阳。

    ” “夫子,咱们读书人的端阳是什么样子?“ 古灵精怪的高正仪举着胖乎的小手问道。

     “既然郡主问了,那为师今日就和你们说说端阳。

    ” 把手中折扇放到了桌子上,荀司律轻捋胡须,开始他的讲述。

     ““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的开端,盛夏的起始,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于是便有了“端午”之称,从这一天 开始温度逐渐升高,所以也叫“端阳。

    ” 最早形成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

    ” 说到此处,荀司律略顿了顿,把目光投向了荀不言,“说到端午,言哥儿你可知道它的来历?” “禀夫子,学生只知道战国时期的屈原在这一天听闻楚国灭亡,心灰意冷之下投了汨罗江,后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了端阳来纪念他。

    ” 荀不言淡定从容讲出了自己的见解,眼中满是自信的光芒。

     “嗯,回答尚可,坐下吧。

    其他人也可以说说自己的见解。

    ” 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荀司律又看向了其他人。

     “夫子这个我也知道。

    ” 这些日子吃的,越发胖乎乎的李秀容举起了手,期待的看向荀司律。

     “呵呵,那小县君也说说看吧。

    ” 看着李秀容清澈见底的眼睛,荀司律温和的说道。

     “是夫子。

    每年这个时候会有好多的好吃的,有艾花,小银鼓,彩色小团扇、各种各样的“香糖果子”,还有又甜又糯的白团和五水团子。

    ” 掰着自己胖乎白嫩的手指,李秀容一个一个数着,眼神亮晶晶的。

     “嗯,真不错,小县君请坐吧。

    ” 笑着夸了句李秀容,让她坐下,荀司律心里想的却是,“真是个小馋猫啊。

    ” 李秀容得了夫子夸赞,笑嘻嘻的坐下了。

    一旁的高正仪也再次举起了小手,“夫子,这个我也知道。

    ” “那郡主就接着说说吧。

    ” 嘴角微勾看着眼前的学生,荀司律颔首道。

     “是,夫子。

    这一天的早上大家会穿上好看的新衣服,全家人开开心心的出去游玩,他们把这个叫做“走百病”。

    在午时之前回到家中,取井水或泉水,加入艾草、柳枝、葵花、蒲叶等材料煮沸后用来洗澡,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气。

    ” 看着侃侃而谈的高正仪,荀司律颇感意外,今天高正仪居然一句美食都没提,难得呀。

     “已经有三个人回答过了,剩下的三人为师可要挨个提问了。

    ” 喝了口雨前龙井,荀司律的眸光在没回答问题赵宗实三人里来回游弋。

     “六哥儿,你来说说吧。

    ” 最后还是把目光锁定了赵宗实,荀司律含笑说道。

     深施一礼之后,赵宗实态度恭敬的说道“是夫子,端阳这天,人们不光在身上佩戴上五色丝线编织成的百索,还喜欢用数种颜色的丝线编成丝条,缝成圆圆的镯子的模样,给孩子们戴在手腕、脚腕上,寓意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 “六哥儿也坐吧。

    不过说起百索和五彩线,为师曾听闻在辽国的东京和南京一带,在端阳当天,家中长辈会特意赠送一种食物给小孩子。

    ” 拿起桌上的折扇转了几下,荀司律故意卖起了关子。

     “夫子,到底送的是什么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