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小
中
大
说成是上品,要价这么高,还敢说不贵?嘴上却道:“三十六贯,倒也便宜。
”随手朝旁边的羔皮帽一指,“那这顶帽子呢?” 那是一顶妇人戴的羔羊皮帽,这几年在临安城里很是盛行,尤其是雪后初晴天气,不少贵妇出游赏雪,都以羔羊皮帽为饰。
那伙计笑道:“公子是买来送人的吧?这顶羔皮帽是高丽来的上品,便是放眼整个临安城也不多见,就这么穿戴出去,任谁都要高看几眼。
这顶羔皮帽也不贵,万八千就能拿走。
” 一听要十八贯,刘克庄一眼也不想多瞧,掉头走回外侧,那里摆放的都是稍旧一些的褐裘。
那伙计赶紧跟来,道:“这些都是旧货,千钱一件,哪里配得上公子?里边还有一些上等裘皮,小的再带公子去看看!”又想请刘克庄往里边去。
“你们掌柜是吴此仁吧?”刘克庄没有挪步,看着那些褐裘,随口问道。
“原来公子认识咱家掌柜,那您可是贵客,还请里边坐,小的……” “他人在吗?”刘克庄打断那伙计的话。
“今日新到了一批裘皮,掌柜去码头拿货了。
” “那他几时回来?” “这可说不准,往常掌柜去拿货,要忙活大半天,回来得都很晚。
” 刘克庄原本想见一见吴此仁,这下看来是见不着了。
太学下午还有行课,他不能耽搁太久,道:“那就等你们的新裘皮到了,改日我再来看看。
”说罢,不再理会那伙计的招呼,径直走出了仁慈裘皮铺。
虽没见到吴此仁,但获知了吴此仁的下落,还打听到了不少事,刘克庄一路疾行,赶着回到太学,要将这些事告知宋慈。
等他回到习是斋,却不见宋慈的人影,一问王丹华才知,他之前离开后不久,有学案胥佐来到斋舍,通知欧阳严语身子抱恙,下午习是斋的行课取消,又交给宋慈一封信函。
宋慈看过那封信函,便独自离开了斋舍,一直没回来。
“什么信函?”刘克庄奇道。
“那就不知道了,宋慈看过之后,便揣着信函走了。
”王丹华摇头道,“当时正要吃午饭,宋慈却连饭都没吃,抓了一个太学馒头,便急着去了。
我问他去哪里,他只说去去就回。
” 宋慈说是去去就回,却直到下午过半,人才回来。
刘克庄一直坐立不安,生怕宋慈出事,直到见宋慈平安归来,才算松了口气。
刘克庄问起宋慈去了何处,宋慈说是去见了欧阳严语。
“欧阳博士不是身子抱恙吗?”刘克庄不免有些奇怪。
宋慈其实也觉得奇怪,一开始接下那封学案胥佐转交的信函,见信函是欧阳严语所写,里面说有事相商,请他到其家中相见,并嘱咐他独自一人前去,他便心生疑惑。
虽说他与欧阳严语早在十五年前便已相识,但来到太学的这一年里,两人一直只以师生相处,并没有其他往来。
欧阳严语突然称病休课,却私下邀他去其家中相见,此举确实令人意外。
虽然觉得奇怪,但宋慈不难猜想欧阳严语的用意。
欧阳严语若是请他在太学里相见,那有可能与学业相关,但请他去家中相见,还特意嘱咐他独自前去,那就不大可能关乎学业。
而在学业之外,欧阳严语与他的牵连,便只剩下他母亲的案子。
带着这样的猜想,他离开太学,独自一人去往欧阳严语的住处。
十五年了,欧阳严语的住处没有变动,还是位于兴庆坊,甚至家中的一切陈设,比起当年并无多大改变,最大的不同,大抵就是多了两方牌位,那是欧阳严语发妻和独子的。
前些年,发妻和独子相继患病离世,只留下年近花甲的他,与一个比他年纪还大的老仆,彼此为伴。
宋慈叩响房门后,为他开门的
”随手朝旁边的羔皮帽一指,“那这顶帽子呢?” 那是一顶妇人戴的羔羊皮帽,这几年在临安城里很是盛行,尤其是雪后初晴天气,不少贵妇出游赏雪,都以羔羊皮帽为饰。
那伙计笑道:“公子是买来送人的吧?这顶羔皮帽是高丽来的上品,便是放眼整个临安城也不多见,就这么穿戴出去,任谁都要高看几眼。
这顶羔皮帽也不贵,万八千就能拿走。
” 一听要十八贯,刘克庄一眼也不想多瞧,掉头走回外侧,那里摆放的都是稍旧一些的褐裘。
那伙计赶紧跟来,道:“这些都是旧货,千钱一件,哪里配得上公子?里边还有一些上等裘皮,小的再带公子去看看!”又想请刘克庄往里边去。
“你们掌柜是吴此仁吧?”刘克庄没有挪步,看着那些褐裘,随口问道。
“原来公子认识咱家掌柜,那您可是贵客,还请里边坐,小的……” “他人在吗?”刘克庄打断那伙计的话。
“今日新到了一批裘皮,掌柜去码头拿货了。
” “那他几时回来?” “这可说不准,往常掌柜去拿货,要忙活大半天,回来得都很晚。
” 刘克庄原本想见一见吴此仁,这下看来是见不着了。
太学下午还有行课,他不能耽搁太久,道:“那就等你们的新裘皮到了,改日我再来看看。
”说罢,不再理会那伙计的招呼,径直走出了仁慈裘皮铺。
虽没见到吴此仁,但获知了吴此仁的下落,还打听到了不少事,刘克庄一路疾行,赶着回到太学,要将这些事告知宋慈。
等他回到习是斋,却不见宋慈的人影,一问王丹华才知,他之前离开后不久,有学案胥佐来到斋舍,通知欧阳严语身子抱恙,下午习是斋的行课取消,又交给宋慈一封信函。
宋慈看过那封信函,便独自离开了斋舍,一直没回来。
“什么信函?”刘克庄奇道。
“那就不知道了,宋慈看过之后,便揣着信函走了。
”王丹华摇头道,“当时正要吃午饭,宋慈却连饭都没吃,抓了一个太学馒头,便急着去了。
我问他去哪里,他只说去去就回。
” 宋慈说是去去就回,却直到下午过半,人才回来。
刘克庄一直坐立不安,生怕宋慈出事,直到见宋慈平安归来,才算松了口气。
刘克庄问起宋慈去了何处,宋慈说是去见了欧阳严语。
“欧阳博士不是身子抱恙吗?”刘克庄不免有些奇怪。
宋慈其实也觉得奇怪,一开始接下那封学案胥佐转交的信函,见信函是欧阳严语所写,里面说有事相商,请他到其家中相见,并嘱咐他独自一人前去,他便心生疑惑。
虽说他与欧阳严语早在十五年前便已相识,但来到太学的这一年里,两人一直只以师生相处,并没有其他往来。
欧阳严语突然称病休课,却私下邀他去其家中相见,此举确实令人意外。
虽然觉得奇怪,但宋慈不难猜想欧阳严语的用意。
欧阳严语若是请他在太学里相见,那有可能与学业相关,但请他去家中相见,还特意嘱咐他独自前去,那就不大可能关乎学业。
而在学业之外,欧阳严语与他的牵连,便只剩下他母亲的案子。
带着这样的猜想,他离开太学,独自一人去往欧阳严语的住处。
十五年了,欧阳严语的住处没有变动,还是位于兴庆坊,甚至家中的一切陈设,比起当年并无多大改变,最大的不同,大抵就是多了两方牌位,那是欧阳严语发妻和独子的。
前些年,发妻和独子相继患病离世,只留下年近花甲的他,与一个比他年纪还大的老仆,彼此为伴。
宋慈叩响房门后,为他开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