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也不能坐满,双腿并拢,腰背挺直,坐好后,再拿手理一理裙子,不要出现褶皱。

    ” 竹嬷嬷拿了在那张玫瑰圈椅上边说边示范。

     琬月仔细记住竹嬷嬷的动作和讲解的要点。

     竹嬷嬷又接着说:“往往赐了座,就要上茶点。

    姑娘且看,端茶水时……” 竹嬷嬷并不一味严厉,讲解结合动作,从坐下,到如何喝茶,吃点心,起身,告退,一一讲解。

     卿垣虽算作是圣人心里觉得不错,可以一用的官员,但终究还是不到简在圣心的地步,他的家眷也少有进宫陛见的时候,所以竹嬷嬷的讲解重点还是放在日常交际当中来。

     竹嬷嬷之所以在官家女眷当中的教习名声不错,那就是她能根据姑娘日后不同的需求,调整不同的教学重点。

     假如四姑娘五姑娘真有这个能耐,能到宫里去坐席,那自然学的重点又不一样了。

    不过显然,这两个姑娘暂时用不到的。

     学了一上午,竹嬷嬷看了时辰,喝了口茶,缓缓道:“今儿就讲到这儿,回去好好儿练一练,明儿来,先做给我瞧,学好了,咱们再学旁的。

    ” “是,学生告退。

    ”琬月姐妹两个起身,给竹嬷嬷行了个告退礼,一同回去。

     竹嬷嬷教的东西不复杂,但难就难在这必须融进日常生活里头,苏氏疼爱孩子,很少纠正孩子的礼仪,刘氏虽然胆小怯懦,怕孩子惹了事。

    但是刘氏学的都是为奴为婢,做人妾室的规矩,她再糊涂也知道,这些礼仪规矩不是四姑娘该学的。

    所以她也没有教过,如今忽的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琬月是爱躲懒。

    可她也知道,要是不认真学,将来出去做客出了岔子,人家只会说苏氏养不好孩子,沈氏生的孩子不好,丢脸的不仅是她自己,还有两个娘。

    她绝不肯叫两个娘丢脸。

    所以,这礼仪得好好学才是。

     中午用午食时候,琬月下意识的拿了竹嬷嬷教的知识来用。

     虽然还是有点别扭,但是好歹做下来了。

     吃过午食,睡了半个时辰,就要去上琴课。

     魏大家是个笑容温和的三十来岁的妇人,可一上起课来就变得异常严格。

     一个音错了,那就把这个音弹二十遍,记住了,再弹下去。

     “学琴没有什么捷径。

    姑娘是有天赋的,可若是不刻苦练习,也就枉费了天赋。

    ”魏大家如是说。

     她自己对于琴之一道,不能说天赋不高。

    但她如今能成为琴之一道的佼佼者,被人尊称一句“魏大家”,自然离不开她多年来刻苦练习。

     她教学生自然也如此。

    就算这些大家小姐姑娘们日后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