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七第24章南洋联盟

关灯
    的导磁率,这种跨文明的技术融合,使「工星一号」的性能超越了荷兰军的所有装备。

     矿产分配机制的设计更凸显权力制衡智慧。

    邦加岛抗磁砂矿采用「三三制」分配:30%用于本地建设,30%出口换技术,30%储备为「算理应急基金」,10%作为跨族群教育经费。

    矿场管理委员会由三族匠人轮流担任主席,每月用算筹校准产量与污染指数。

    这种设计既避免华人独占资源引发猜忌,又通过经济利益绑定防止印尼方单方面撕毁协议。

    正如拉赫曼在会议上所言:「当抗磁砂的收益同时流入华人钱庄与印尼合作社,殖民主义的离间计就失去了土壤。

    」 在苏门答腊雨林深处,拉赫曼之女阿米娜带领跨族群学徒拆解荷兰军坦克。

    「磁导核心可以改造成抽水机,」她的算筹敲击生锈的樱花磁部件,「但首先要清除殖民的频率残留。

    」华裔学徒小林递来抗磁砂清洗剂,瓶身上印着「工和牌」商标——这个由华人与印尼匠人共同创立的品牌,象征着技术平权的落地。

    「千筹计划」向每个印尼村庄赠送刻有三族文字的算筹,《磁导入门》竹简书用闽南语、爪哇语、马来语三种文字书写,流动工坊的蒸汽摩托穿梭于橡胶林与矿场之间,车头的微型抗磁钢炮可随时拆解为耕地犁头。

    这种技术普惠政策,让印尼村民不再将华人视为「技术殖民者」,而是共享进步的伙伴。

     防御体系的共生设计则彻底消除了军事对抗的可能。

    巴达维亚港的抗磁钢炮群同时漆上「工」字与星月徽记,算筹校准仪的核心部件分为三部分,由三族匠人分别保管。

    「竹节结构」防御系统要求侦查、校准、发射三层权限必须由不同族裔匠人联合激活,而「雾汽协议」则通过监测族群对立的磁导频率,自动将武器系统转为农耕模式。

    当范·德·胡斯特将郁金香纹章算筹熔入炮身时,这个曾参与殖民的技师终于明白:「你们不是在建立军队,而是在编织一张让技术无法被滥用的网。

    」 经济领域的去殖民化更具革命性。

    雅加达的蒸汽交易所里,抗磁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