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关灯
    。

    ” 噢……望津楼。

    她和邵项元在那儿一起远眺过金谷园。

    “我不去,就在这儿看看罢。

    ”筠之仍定定地望着对面的人山人海,期待发现一丝奇迹。

     嘉懋只当她在看东楼那边作诗,拧着她半边脸转向自己:“哎呀,不过是苏味道、宋之问那几个人互吟绝唱,学士们录笔,他们相互夸赞。

    但私底下啊,他们不定怎么骂对方写得烂、叫自己接不下去呢。

    别看了,筠筠必须陪我去。

    ” “你们要去望津楼?”太平原本懒懒歪着,听了这话,登时直起身子来。

     “怎么?”嘉懋没好气,“你也想去?” 太平破天荒地没有反驳,只朝韦皇后那边努了努嘴,忿然道:“我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 筠之抬头望去,韦皇后穿着坐在新帝身侧,言笑晏晏,巨大的灯轮下,韦皇后的裙摆拖拽晃动,流明溢彩,上头的五六十只仙鹤在宝光中翩翩起舞,十分夺目。

    原来那仙鹤由金银线交梭绣成,鹤口衔珠翠、贝母点缀的卷草或牡丹,竟将那灯轮都衬得暗淡无趣。

     因新帝大量擢拔韦氏宗亲,如今很有一部分朝臣将矛头对准韦皇后,以她为狐媚圣上的灾星,虚荣肤浅,将来必致国朝祸患。

     如此风口浪尖上,最合宜的做法是将这套价值百金的衣裙收起,另遣一笔银钱布施,再亲抄《列女传》奉于新帝,彰母仪之风范,平天下之物议。

    但韦皇后没有。

    衣裙做了这样昂贵的衣裙做了,就要在最盛大的节礼穿给天下人看。

     筠之垂眸一笑,忽然觉得她有些可爱。

    但太平和嘉懋仍死死盯着这位嫂嫂,又羡、又妒、又急,牙根都快咬裂了。

     她笑道:“别看了,一套衣裙而已,哪儿有自由好?令令不是要赏望津楼的灯山嘛,我们这就出宫。

    只是,此时穿着礼衣,走动不方便,得想个法子。

    ” “这很好办。

    ”太平道,“叫婉儿去我阿娘殿里,拿几套宫女外出的常服就是。

    ” 婉儿原本在东楼那面评议众臣诗歌,上元后要选两篇佳作以成御制曲,此刻偷闲,才刚坐下就听见这话,冷哼道:“要做贼,就想到我了。

    怎么不叫薛绍去偷?” “他是男人,哪里方便。

    ”太平谄笑道,“好姐姐,我们四个人都靠你了,好不好?” 婉儿若是一走,势必要叫筠之去东楼评诗,她不愿意当男人堆里的差事,忙笑眯眯地道:“还是我去芬芳殿拿罢。

    ” “都坏极了。

    ”婉儿伸指,各戳二人一下,吃了两口茶便回东阁楼上评诗。

     闲倚凭几,婉儿水葱似的手指一篇篇翻过,大都是毫无灵气的钝鲁之作,她随手扬下楼去,诗页纷纷如雪片飘下。

    年轻的文臣群聚于楼下,在这光烛天地、锦罽缯彩之中,仰头凝望,企盼自己的诗作停留她手。

     芬芳殿里没什么人在伺候。

    筠之问司宫拿了四套常服,离开时,后殿里传来很轻的木鱼声,没有起伏的噔噔之声回荡着,月光洒在鹅卵石小径上,像闪着细光的檀香香灰。

     筠之想起了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