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尘封二十年的罪证(六)

关灯
    “那天,是1996年6月14日。

    ” 王如诗开口了,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

     “那天,是我们最后一次聚在一起。

    陈玉峰、赵廷、杨露、周敏,还有我。

    我们五个人,接到教务处通知,要协助校史馆整理‘展室六’的新档案,那些资料是刚从旧教学楼搬出来的,有些甚至是‘特殊时期留下的。

    ” 她轻轻抬眼,看向程望,嘴角挂着一丝像是苦笑的神情。

     “我记得那天很闷热,馆里没有空调,只有老旧的风扇嗡嗡作响。

    我们把一箱箱文件搬到地下库房分类,赵廷突然从一个木箱里翻出几页泛黄的纸张——是匿名举报材料。

    ” 程望拿出随身的笔记本,做着记录。

     “上面写着某些历史名人的私德问题,有照片,有证据,甚至牵连到当时江州的几位老校董……那是一批早就被命令‘永远销毁’的东西。

    ”王如诗眼神飘忽,像回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空间。

     “陈玉峰当时想把这些上交。

    ”她顿了顿,“可赵廷不这么想。

    ” “赵廷偷偷藏了一部分,他说:‘这东西,值钱。

    ’我劝他交出来,但没人听。

    甚至,连周敏也默许了他的做法。

    ” “你们没报警?”程望追问。

     “没有。

    那年我们刚毕业,谁都不想惹事。

    ”她摇了摇头,“可就在第三天——赵廷突然死了。

    ” 王如诗低下头,眼神变得痛苦。

     “当时学校说是突发癫痫,可我看到过他尸体,脸上青紫,喉咙里有泡沫。

    他死前给我打过电话,说他手上那份材料被人盯上了。

    ” “之后呢?” “之后,杨露疯了。

    ”她语调忽然发紧,“她在教学楼门口裸奔,说她看到赵廷死了三次,每次都用不同方式。

    她被家人接回了哈尔滨,说是精神分裂。

    ” “周敏?” “失踪。

    我听说她的家人报了案,但几个月后,突然撤案,说她是去国外进修了。

    ”她吸了口气,“我知道,她也死了。

    ” “那陈玉峰?” 这一次,她的眼圈红了。

     “他……他来找我,说要出面把所有事情挑明,让我们去市局自首,把剩下的材料交出去。

    ” “那你们行动了吗?” 她猛然摇头。

     “我们没机会。

    ”她闭上眼,“那天晚上,校史馆着火。

    陈玉峰没出来。

    ” “他死于那场大火?” “不,他死于火之前。

    ”王如诗声音低得像蚊子,“我看到过他尸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