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入室盗窃案(六)

关灯
    “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天在查这个案子的时候,我们都开始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生活?” 王勉把一杯温热的咖啡放到程望桌上,语气低沉。

    程望没有抬头,只盯着面前那张调查路径分析图,那是整起案件的神经网络——谁与谁通话、谁和谁转账、谁又在哪个夜晚,踩着阴影靠近一扇不设防的门。

     “我们总以为‘偷窥’是个带点情色意味的小罪。

    ”程望说,“可当你真的顺着这条链条往深处走,会发现它连着的,是人性里最阴冷的一面:控制、羞辱、剥夺……而这一切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用极低的成本完成。

    ” 他抬头,看向王勉:“一个手机摄像头、一个旧门禁卡、几百块钱、几个微信群……足够毁掉一个人。

    ” ** 上午九点,检察机关对案件三名嫌疑人同步发起批捕前审查,流程一环扣一环,精确如手术台上的剖解——每一份证据都必须逻辑自洽,每一个共谋都需要动机明确。

     而刑警队这边,还剩最后一环:找到朱以鸣的作案工具——那段“失踪”的监控记录。

     “我们查过他租住处的电脑,硬盘早就格式化。

    ”王勉说,“但那是个精通剪辑的前摄像助理,不会蠢到只存一份。

    ” “技术组从他曾用过的两个云盘找到了登录痕迹,但目前无法恢复数据。

    ”技术员报告说,“不过我们在他常用U盘中发现一串隐藏压缩文件夹,伪装成素材包名,目录下文件修改时间正是案发后一小时。

    ” “是当晚的吗?”程望立刻接过U盘,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加密MP4文件。

     技术员点点头:“密码是他母亲生日。

    ” “打开。

    ” 视频开始播放时,整个办公室静了下来。

     画面一开始是死者的房间,角度居高,明显是朱以鸣提前安装的隐藏式设备。

    整个视频长度仅20分钟,没有音频,但分秒鲜明。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被摄入。

     他们看着肖越进入房间的背影,看着受害者惊恐的表情,看着她奋力想拉住门,却被另一人推开。

    镜头恍惚了一下,是朱以鸣进入时碰到了摄像头。

    之后,画面固定,成了半斜视角,记录下房间内的一场拉扯、冲突,最后,归于一动不动的寂静。

     画面中,女孩挣扎的影子像幽灵般在墙上翻飞,而两个成年男人站在屋内,一个背对镜头,一个一脸麻木。

    他们没有争吵、没有犹豫,甚至没有交流。

     那是一场无声的暴力,共谋与沉默组成的双重杀意。

     “关掉吧。

    ”王勉的嗓子已经发哑。

     程望却没动手。

    他静静看完了全部二十分钟,直到最后画面中朱以鸣